生产层面,做好畜禽养殖业经济价值与减碳价值的相对统一,在保证畜禽产量及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创新提升繁殖力和饲料转化等效率指标。同时,加大智慧农业技术在生产环节的应用力度,通过动态监测畜禽营养大数据,科学配制日粮,并不断探索研究控制或减少畜禽胃肠道发酵产生碳排放及畜禽粪便排泄量的方法途径。 2、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巩固畜牧业产业发展基础 进一步压实属地政府责任,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强化基层动物防疫及监管体系建设,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不断加强兽医实验室、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检测诊断、监督执法等物资设备的配置。厘清动物防疫机构、编制、人员情况,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夯实、稳定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队伍。不断提升畜牧兽医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高中高级职称比例,职务职级晋升和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向业绩突出、考核优秀的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倾斜,切实保障好基层防疫人员编制、岗位、工资及福利待遇。 3、积极营造绿色生态生产氛围,加强全民低碳消费舆论引导 畜禽养殖生产环节,不断通过电视、网络、抖音短视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双碳”相关规划计划、政策法规,以及“双碳”目标下,畜牧业生产低碳养殖技术、减排措施等,不断提升畜禽养殖生产者的认知水平。通过绿色低碳生产过程宣传,逐步引导消费终端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消费环节,不断增强消费者对绿色低碳畜禽产品的价值认知,提升消费者对绿色低碳畜禽产品的溢价消费意愿,使绿色低碳生产及产品消费成为社会共识,从消费终端倒逼畜禽养殖生产者开展绿色低碳生产。 4、大力推广种养循环发展,推进养殖资源再利用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资源、交通、环境、区位等优势及发展基础,合理平衡种养殖发展规模,遵循“种养平衡、循环利用”理念,采取“饲草饲料—畜禽养殖—产生粪污等废弃物—种植饲草饲料”的种养殖闭环循环发展模式。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种养服务中介组织,打通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协调发展的“堵”点,有效衔接畜禽养殖生产主体与种植业生产主体。 5、高效利用资源,助力畜禽养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 一方面,可借鉴欧美模式,通过“大型规模养殖生产者﹢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商超”链式分工协作,实现产、工、销三产共赢。养殖环节按照加工和销售企业要求,分类型、按梯度开展规模化养殖;加工环节可根据市场需求调研情况及企业热销产品类型分类包装、加工,形成集产、工、销为一体的畜牧业发展链条,开展订单养殖、按需加工销售,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借鉴湖北鄂州26层高楼养猪经验,建立楼房立体养殖模式,发展集流水线式生产、个性化定制和精准投喂于一体的高效率、高产出新型养殖,依托规模效应促进减碳。 6、强化科技创新,开展集约化发展 可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畜禽养殖经验,鼓励畜禽养殖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资源高效转化,大力推广和普及畜牧业养殖先进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及优质优价市场优势,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及经济效益,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利用“互联网﹢”,建立现代生态智慧牧场。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射频识别、智能监控等技术,实时监测室内CO2、氨氮、温度、湿度等各项环境信息,精准饲养管理,实现自动环境调控、自动智能化精细喂养及全生命周期信息跟踪和溯源,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7、严控畜禽及产品安全,鼓励发展畜禽近自然生长养殖 按照消费者食品安全需要,完善畜牧业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及销售等环节在内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以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畜禽生产环节采用近自然生长模式养殖,圈养与放牧结合,辅以配套的法律法规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背景下,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在做好产业规划、消费引导、生产销售、科技创新、粮食安全等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养殖模式,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推动畜禽高效养殖与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畜牧业产业在低碳发展与粮食安全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实现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上一篇:推动畜牧业走出低迷由大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