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EDS76的防控在选择高质量疫苗外,需格外重视生物安全建设,避免接触水禽预防交叉感染,切断传染源;同时加强临床监测(抗体、病原等),掌握疫情变化信息,及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四、其他家禽疫病 1.家禽坦布苏病毒(TMUV) 家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率相对较低,2021-2022年零星检出,但进入2023年下半年以来不同地区出现感染案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产蛋下降(5%-40%)、死淘轻微增加等,常因解剖症状不典型被忽视;当前TMUV主要感染29-50周肉种鸡,病程2-3W左右,发病鸡群多不能恢复到原有产蛋水平。 针对TMUV首先需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远离水禽及野鸟活动场所,切断传染源(水禽、蚊虫等);加强临床监测,有发病史场区可选用合适疫苗进行防控。 2.禽腺病毒(FAdV) 随着疫苗免疫普及,近5年FAdV感染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C4、D11、E8a和E8b等血清型呈逐年减少趋势,一些新的血清型呈增长趋势,例如A1、D2、E7从2022年以来检出增多,需监控流行毒株的变化,加强防控意识,选择对型疫苗进行防控。 FADV的预防主要是基于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严格的管理措施,以及鸡场、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同时从种源做起,疫苗防控和生物消毒相结合,防止垂直传播。 3.马立克病(MD) 黄羽鸡最易感,流调数据显示CAV阳性鸡群MD发病几率明显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鸡群生长不良,均匀度差,累计死淘率高,且病理表现多样:皮炎或皮肤结节、多脏器(腺胃、肝脏、肾脏、脾脏、肠道、输卵管等)肿瘤、软颈。临床数据显示,随着毒株不断进化,毒力逐渐增强,临床危害逐渐增加;现阶段MD主要以超强毒型(VV)为主,特超强毒型(VV+)偶有检出,MD临床致病机理复杂,需加强对其毒力变化监控。 五、2024年下半年家禽疫病预警 1、IB防控依旧是未来的防控难点和重点。 IB在流行过程中不断变异、重组,给疫病防控带来严重困扰;近年来产蛋期鸡群IB感染呈持续增长趋势,主要影响产蛋性能;临床上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需做好疫病监控,选择对型疫苗进行防控。 2、传统血凝性病毒感染对家禽养殖仍具有严重威胁。 目前国外高致病禽流感流行,突破季节性和物种发病限制,流行毒株基因型不断变化,国内可以参考国家禽流感监测情况,根据要求及时调整疫苗,加强免疫防控;低致病性禽流感方面,需重点关注H9亚型禽流感 Y1分支的流行变化,以及H9亚型禽流感对产蛋鸡群的影响。 3、家禽运动障碍问题突出。 病毒方面ARV检出逐年增加,对各种群均产生不良影响,且感染日龄拓宽趋势明显;AE检出增加,新型脑炎对商品代(白羽肉鸡、蛋鸡)雏鸡造成严重影响;细菌性腿病多发,临床表现多样:细菌性脑炎(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椎骨关节炎(肠球菌)、股骨头坏死(葡萄球菌)、滑膜炎(滑液囊支原体、鸭疫里默氏杆菌)、脚垫炎(葡萄球菌)等。 4、免疫抑制类疫病的流行需重点关注。 流调数据显示CAV病原毒力有增强趋势,且感染日龄不断拓宽,大日龄鸡表现典型症状案例不断出现;IBD变异型强毒株检出不断增加,不同种群感染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此外,随着引种及防控问题的影响,蛋/种鸡肿瘤病(REV、ALV等)多发,严重影响商品代质量,建议加强免疫抑制类疫病的监控、免疫与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