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标准

肉牛牦牛养殖提质增效降本技术指导意见

日期:06-24 作者:佚名- 小 + 大

加强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环境调控,通过适时控温、恒温饮水、防风保温、网帘遮阳等技术,降低冷热应激效应。寒区的露天散栏方式,可采用防风墙御寒、保温加热恒温饮水(20℃温水)、铺设厚垫草三项技术措施。湿热多雨地区的牛舍屋檐高度不低于4m,屋檐加装板材平延牛床外1.5m,可遮阳和预防潲雨。根据具体区域的环境情况可增设风扇、喷淋冷风降温等装备。

粪污按照土地承载能力和条件,最好就地就近直接堆肥还田,实施种养结合。在经济核算的前提下,根据资源禀赋,生产特色有机肥料;结合养殖工艺,推进牛粪垫料化、燃料化利用。

5. 强化和提升牛肉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加工能力和水平。

鲜牛肉消费符合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消费文化需求。加强“冷鲜、热鲜牛肉”的加工处理、安全保障及供应链(冷链、热链)条件和能力建设,对衔接产消两区具有现实意义。

热(凉)鲜牛肉生产加工技术关键是,降低宰前应激,缩短宰杀、分割、配送、分切等工段时间,提升供应速度和全程的卫生保障水平。重点是避免污染,在微生物滋生之前的最佳赏味时间内登上舌尖。本体系推荐“6小时体温圈消费”方式(屠宰后6小时内走上舌尖)。

冷鲜牛肉生产加工技术关键在于待宰、宰杀、预冷、分割、包装、熟成各环节品控严格与卫生条件保障。重点是加强应激管理,将预冷后牛肉pH值控制在5.4-5.8之间,优化宰后24小时的冷却与后成熟工艺,缩短冷却与后成熟时间,减少胴体冷却干耗与防止冷热收缩。

牛副产品与牛肉具有同等附加值,生产加工技术重点是牛皮脱毛、脏器脱腥与宜机化装备的研发应用,强力推用清洗、冷加工、分切、腌制、保水保油、包装保鲜等关键技术。

消费方式和习惯都有因地而异的传承特点,因地而异地优化中式传统炒、烤、涮、炖等所用的鲜肉(冷、凉、热)及其预制品生产工艺,投入技术提升产品包装标识类级化水平,优化流通温度管理,提高牛肉和牛副产品的特色化、差异化、方便化程度,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6. 积极优化规模和结构,主动融入区域品牌建设与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经营主体要学习吸取当前亏损较小者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根据自身盈亏水平积极优化规模和结构。加快构建差异化的区域品牌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引领建立全产业链形态的产品供应链,形成从肉牛到牛肉的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和品牌化生产,减少交易环节和费用,实现降本、提质和增效的目标。中小养殖户要积极融入区域品牌建设和一体化经营模式,区域协会或合作社等组织要科学引导各类经营主体的养殖决策,保持产品供求平衡,减弱市场冲击。

上一篇:天津市:高温天气畜禽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下一篇:汛期动物疫病防控应对措施指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