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厂

现代智能化猪场建设探析

日期:06-03 作者:刘志伟等- 小 + 大

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正由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逐渐向现代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变,疫病(如非洲猪瘟)、环保、科技(如互联网+、无线传感技术、云计算)、人工等因素加速了这一转变进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智能化养猪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所谓智能化养猪,是指将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化,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智能技术,通过高度集成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养猪的自动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笔者通过对多家现代智能化猪场建设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代智能化猪场建设五原则,以期为我国生猪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现代智能化猪场设计原则

1.1 集成创新原则

现代智能化猪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量猪场选址、生物安全、生产工艺、设备配置、生产管理、配套建设、运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使各因素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技术集成效应。

1.2 效益优先原则

现代智能化猪场建设时,应在满足当前猪场生物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投资回报等要素,秉承效益优先、投资高效、节能减排、数字智能、运行低廉为设计原则,使猪场的投资回报最大化。

1.3 以猪为本原则

建设现代智能化猪场时,应充分考虑猪的福利问题,做到现代智能化猪场建设要“以猪为本”为设计灵魂,满足猪群生长、生产、生活习性需求,为猪群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有效降低发生疫病风险,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1.4 标准建设原则

现代智能化猪场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行业有关建设标准与智能化标准,由专业设计团队进行设计,不能一味追求低造价而忽视使用年限及生产安全,要坚持选择优质建设用材与中高档设备装备,提高猪场使用年限,降低猪场折旧成本。

2、现代智能化猪场选址标准

2.1 满足生物安全要求

“选择大于努力”,猪场选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猪场经营的成败,选址不当便会给猪场生产带来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因此,猪场建设时要符合以下选址要求:1 km范围内没有其他生猪养殖场,3 km范围内没有屠宰场、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距离交通主干道、高速公路不少于1 km,距离一般道路不少于500 m,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不少于500 m,距离场外洗消中心、物资转运中心、生猪中转站、人员隔离室等不少于500 m。同时也要关注进出猪场道路是否通畅、可控、便利等,尽可能有两条进出猪场路线。

2.2 建设用地合法合规

新建猪场用地应当避开国土空间保护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两线三区及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要求。使用当地城乡建设用地的,建筑规模与用地标准应符合分区规划、区域规划、村镇规划等要求。使用设施农业用地的,生产设施与辅助设施分类、用地标准、建筑规模应符合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

2.3 具备基础设施条件

新建现代智能化猪场应满足基本的水、电、道路、通信网络等基础条件。一般猪场都建在偏远地区,规划建设新猪场时,首先要对拟建设地域的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条件进行详细考察,特别是水资源,猪场规模及后续运行都受水资源的限制,因此,选址时需要勘测地块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层分布情况,要保证在任何季节都有充足的地下水或有充足的补充水源点。

上一篇:简析当前肉鸡笼养模式

下一篇:肉鸡养殖大棚建设方案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