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析讨论 赖志等人的研究关于猪伪狂犬病疫苗的选择原则提到,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病毒出现新的流行变异毒株;王继春、何启盖、严伟东等人也相继对变异毒株展开了研究报道,并将Bartha K61株活疫苗对猪伪狂犬病变异毒株和传统毒株的免疫保护效力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Bartha K61株对变异株具有临床保护能力。因此虽然本研究中选择的是Bartha K61株疫苗,但可以针对目前变异株的防控,增加接种次数以提供更加坚强更持久的保护。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充分体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筛选。中和抗体是针对完整的病毒(gB+gD)抗原决定簇,中和试验作为检测猪伪狂犬病中和抗体的经典方法,其特异性强、灵敏度和可靠性都很高。 试验猪场摸底检测结果表明,该场为猪伪狂犬病病原阴性场,且按原有的的免疫程序进行猪伪狂犬病疫苗接种后,虽然猪场经产母猪gB抗体水平较好,但生长育肥猪gB抗体阳性率达不到100%,后备母猪中和抗体水平也不高。 鼻腔内免疫是一种粘膜免疫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猪伪狂犬病病毒对仔猪的感染,王晓阳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在猪伪狂犬病高阳性猪场中喷鼻免疫能有效阻断早期的野毒感染,减少仔猪野毒阳性率,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但在本研究中考虑到试验场为猪伪狂犬病阴性场,感染压力不大,且经产母猪有不错的抗体水平,因此尝试取消仔猪1日龄喷鼻,检测结果表明,取消喷鼻后,4周龄猪只的中和抗体保持较高水平,且10周龄免疫后的猪伪狂犬病中和抗体明显提高,该结果与预期相符,表明在猪伪狂犬病病原阴性场,且感染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尝试将喷鼻接种调整为肌肉注射,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让仔猪获得更高的抗体水平。 李尚华等人的研究表明,50日龄疫苗免疫时多数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抗体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当70日龄首免时,除个别窝抗体水平仍然下降外,其余均有所上升,因此首免日龄选择在10周龄进行。为进一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免疫抗体水平,增强免疫保护力,对15周龄生长猪进行加免一针猪伪狂犬病活苗,于22周龄免疫猪伪狂犬病灭活苗,并跟踪生长育肥猪的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活+灭的免疫程序能让仔猪在育肥中后期或后备母猪的抗体水平更高。该结果与吴志金等人的研究结果相符,再一次验证了在猪伪狂犬病病活苗免疫的基础上,加1针灭活苗,能显著提高猪只的中和抗体水平,其效果要比加免活苗的效果好,而且增加灭活苗免疫的次数可以增强这种效果。 全场调整免疫程序后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与后备母猪均能保持较高的猪伪狂犬病抗体水平,与试验前的摸底检测结果呈显著差异,该结果再一次验证了喷鼻与活+灭的免疫效果,符合预期;不仅如此,调整后的免疫程序,并未增加疫苗使用成本,因此,经济效益更好,因此对于猪伪狂犬病阴性场来说是该方案是一个高效、经济的免疫方案,是比较理想的免疫程序。 综上,针对猪伪狂犬病阴性猪场,可通过取消仔猪1日龄喷鼻接种以及生长育肥猪使用活+灭的免疫方案帮助猪场提升猪伪狂犬病中和抗体水平,增强免疫保护力,推进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净化进程。 4 结论 本研究以湖南某规模猪场生产母猪及生长育肥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场摸底检测、完善免疫程序,建立了一个针对阴性猪场的更高效、经济的免疫方案,即取消仔猪1日龄喷鼻,生长育肥猪活+灭(10周、15周免疫伪狂活苗,22周、28周免疫伪狂灭活苗),该方案取得了更好的实施效果,具有推广意义,此实例为其他规模猪场开展猪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
上一篇: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与应用
下一篇:非洲猪瘟流行特点与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