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宽松,猪价持续低位运行,养殖陷入较长时间亏损。临近春节,受春节前备货需求增加带动,生猪价格有所回升。近日,记者针对近期生猪市场供应形势和价格走势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大猪的存栏量处于较高水平,春节后生猪市场供应仍然宽松,不过预计二季度养殖亏损有望减轻。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7亿头,同比增3.8%;猪肉产量5794万吨,同比增4.6%,均创下了2015年以来新高。产业素质稳步提升,预计2023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将超过68%,同比上升约3个百分点;能繁母猪生产效率持续提高,全国PSY(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达到20.4头,同比增加0.6头,生产水平高的规模场已达到28头左右,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人口老龄化、负增长和肉类消费替代等影响,生猪市场供强需弱矛盾凸显,猪价总体低位运行。2023年全年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5.4元,同比下跌19.2%,出栏生猪头均亏损76元。除8、9月份之外,猪价均在养殖成本线之下,全年亏损期长达10个月,创2009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长纪录,2015年以来生猪养殖全年算总账首次出现亏损。 “针对生猪产能偏高、养殖持续亏损的情况,我局指导各地加强生猪产能调控,不断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适应性调减产能,顺时顺势出栏肥猪,促进供需加快回归均衡。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42万头,比2022年12月末的阶段性高点减少248万头。”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特别是生猪产能调控工作开展以来,农业农村部研判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方法逐步完善,形成了判断生猪市场供应的“三看”分析法,即“长期看母猪、中期看仔猪、短期看中大猪”,再结合消费季节性规律,能够较为准确预判半年内的生猪生产供应形势,并初步预测一年内的生产总体趋势。2022年所预测的“春节后养殖重度亏损”“二季度末扭亏为盈”“三季度压栏推升猪价”“四季度急涨转急跌”以及2023年市场供应总体宽松的预判等都得到了市场验证。 针对近期生猪生产供应走势,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通过生产和市场监测,开展专家、企业和行业协会会商研判,预计猪价低位震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二季度猪价反弹时间较去年同期早一些,均价高一些,亏损程度也轻一些。从季节性规律看,春节前备货增加有利于猪价回升,春节后进入猪肉消费淡季,猪价大概率将再度走低。2009年以来的15年中,有11个年份的春节后出现养殖亏损,其中2014年和2023年亏损较为严重。从中大猪存栏看,2023年12月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同比增长3.7%,这些猪将在未来2个月内出栏,春节后市场供应仍然偏松。 行业反映,前期引导生猪产能调减的效果正逐步显现。2023年四季度全国新生仔猪数量同比下降4.3%,按仔猪育肥6个月上市分析,二季度生猪供应过剩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养殖亏损有望减轻。近期仔猪价格先于肥猪价格上涨,也表明养殖场(户)看好后市行情。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强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出栏节奏,避免盲目压栏影响后市猪价回升。紧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情况,在生猪产能回调至合理水平时,适时发出预警,防止过度淘汰母猪。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落实生猪稳产保供属地责任,稳定土地、环保、金融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督促及时采取补贴、信贷、贴息等政策措施,促使生猪产能处于合理区域。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加强春季猪病防控指导,抓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做好疫情监测排查,强化检疫、调运、屠宰等关键环节监管,及时核查处置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