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

保育猪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日期:01-24 作者:韦云略- 小 + 大

仔猪保育阶段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保育仔猪健康生长,帮助仔猪应对断奶应激和过渡自己进食,保育期是猪养殖中关键的时期。保育期对于仔猪来说面对着环境和饮食的巨大改变,需要根据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此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及保育仔猪的生长性能。

仔猪在出生后21~28 d即可断奶,断奶后需留原圈饲养1周后转保育舍进行保育,保育时长一般为40~50 d。在保育阶段仔猪会被转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与其他仔猪混合,此时仔猪容易发生多种疾病,因此了解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至关重要。

保育仔猪的生理特点

1.1 机体发育不完善,抗寒能力差

保育仔猪从产房转到保育舍后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保育舍温度过低,不但限制仔猪生长发育,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同时由于年龄小,各方面机体功能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

1.2 生长发育快

断奶仔猪从母乳到固体饲料的转化需要仔猪发展消化能,将饲料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保育仔猪食欲旺盛,饲养水平较高时生长迅速,在保育期间体重可增加1倍。

1.3 抗病能力差,对疾病的易感性高

仔猪哺乳时通过乳汁中的抗体进行免疫抵抗,而在保育期间仔猪自身的免疫能力并不能抵抗外界病原,免疫系统相对不够成熟,对疾病抵抗能力弱,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萎缩性鼻炎等疾病都十分易感。

保育仔猪常见胃肠道疾病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具有季节性,冬季疾病发生率较高。该病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死亡率较高,仔猪高发。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呕吐、脱水、排白色或黄色水样便等症状,严重的仔猪还包含血液凝块。病理变化特征为小肠及胃中有白色或黄绿色液体,肠壁变薄或出现出血及炎症,保育前期的仔猪胃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乳块。确诊该病可通过临床症状、血清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细菌培养、免疫荧光试验进行诊断。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染源主要是带病猪或患病猪的排泄物。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毒有囊膜,对甲醛和乙醚较为敏感,同时对高温敏感,在紫外线下照射30 min就会失去病毒活性。对低温不敏感,低温毒性仍然存在并长久难以消失。这就要求保育舍内的环境必须干燥通风,否则仔猪的排泄物携带病毒难以彻底清除。

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通常以预防为主,对症治疗为辅。用鞣酸蛋白进行止泻,注射10%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5%碳酸氢钠溶液以此缓解脱水症状。对于轻微症状的保育仔猪可进行中药治疗。

2.2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保育仔猪高发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具有流行性,主要在冬春季节高发,死亡率高达100%。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属冠状病毒科中的冠状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对乙醇敏感。临床症状主要为患病仔猪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不间断呕吐,仔猪水样黄色或暗灰色腹泻,肠道发生痉挛。

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染。保育仔猪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弱,一旦患病死亡率较高。因此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及时进行疫苗接种,除此之外,引进健康猪种、加强饲养管理也可有效降低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发生率。

上一篇:猪疥螨病的防治(二)

下一篇:猪各阶段伪狂犬病的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