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症状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败血病、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及肉芽肿等。近年来,随着百色市参煌养殖有限公司、广西富凤农牧集团等养殖公司在田东县推行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以及养鸡行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田东县养鸡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22年末,全县鸡饲养量达2 300多万羽,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1%。由于饲养密度增大、饲养环境等外界因素的改变及影响,带来细菌性疾病的单一或混合感染,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增加了防治难度。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是大肠杆菌病。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区域流行性特点,其致病性在不同地区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加强本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田东县某肉鸡场发生了大肠杆菌病,为有效快速控制疫情和了解本地区肉鸡大肠杆菌的病原学特性及耐药性,采用临床诊断、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了诊断和用药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 1 发病情况 田东县平马镇某肉鸡场养殖面积约为380 m2,2022年5月2日,购进2日龄灵山土鸡6 500羽,65日龄前,鸡的采食与饮水量、精神、运动、粪便均正常,并已按本场免疫程序免疫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气管炎二联活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鸡痘活疫苗、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等。7月15日部分鸡群受雨淋出现异常症状,开始出现零星死亡,鸡个体重0.9~1.1 kg,鸡群每天饲喂料量约455 kg。发病第二天,鸡场使用阿莫西林、柴胡、盐酸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治疗4 d,但疗效不明显,发病7 d内死亡305羽,死亡率4.8%。 2 临床症状 患病鸡机体严重脱水,消瘦,鸡毛暗淡无光泽,精神沉郁,拉灰白色或水样粪便,肛门和周边的羽毛污秽,被白色粪便严重污染;鸡群采食量减少1/3。有的病鸡翅下垂,呆立一角,在圈舍当中不愿意走动;有的病鸡眼结膜潮红,眼前房有浆液性的渗出物,眼睑肿胀,严重时上下眼睑粘连;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咳嗽,伸脖呼吸,鼻分泌物增多;有的病死鸡腹部膨大,呈淡绿色。 3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鸡6只:肝周炎(5/6),肝肿大,肝脏表面被白色物质不完全包裹,用镊子撕开此膜后肝呈土黄色;心包炎(4/6),心脏表面有纤维素性物质附着,心包增厚不透明、积有淡黄色液体;腹气囊浑浊增厚,有干酷样物附着;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样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如同蛋黄,有恶臭味;有的肠壁粘连,肠黏膜充血、出血,肠腔黏膜脱落,菲薄透明,肠内有淡黄色泡沫状分泌物(4/6)。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取6只病死鸡的肝脏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麦康凯培养基,置37℃温箱中培养48 h后观察。有5株分离菌珠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现的是浅灰色、圆形、中等大小、微凸、半透明菌落;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呈现的则是半透明、光滑湿润、边缘整齐、中间稍隆起的红色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挑取红色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普通肉汤培养基,37℃纯化培养24 h,放4℃冰箱中,备用。 4.2 涂片镜检 以接种棒挑取纯化培养的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红色、短小杆状、两端钝圆、散在或成对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4.3 生化试验 把纯化培养后的5株分离菌接种到V-P、M-R、H2S等10种微量生化鉴定管中,均发现靛基质试验和M-R试验均为阳性,枸橼酸盐酸试验和V-P试验均为阴性,H2S反应呈阴性,与糖反应产酸产气等(表1),生化结果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
上一篇:肉鸡病毒性关节炎的治疗
下一篇: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