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流行形势新变化 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位居榜首,全球每年有超过9000万人因其患病,其中15.5万人死亡。数据显示,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70%~80%由沙门菌引起,而家庭是引起沙门菌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物的主要进食场所,占83.6%。 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动物和人非伤寒沙门菌的流行发生两次重大变化:其一,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的出现及其在食用动物群体中的传播,不仅在家禽,在猪和其他动物身上也很普遍;其二,作为主要的蛋传病原菌——肠炎沙门菌的出现及流行。 早在1998年,美国的公共卫生学者将渐增的沙门菌(病)定义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即使是作为全球唯一运行食源性主动监测的美国,沙门氏菌也是其首位疾病负担的食源性病原。当前,食源和宠物源沙门菌感染造成的疾病负担已成为美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021年,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研究项目《2006~2020年美国沙门菌跨州暴发案例分析》称,这期间,美国153件食源性沙门菌跨州暴发按照调查溯源结果和食品归因分类:前3位包括蔬菜、加工即食和水果,合计79件(51.63%);肉类24件、蛋和蛋壳、奶制品和水产品,合计37件(24.18%)。研究指出,蔬菜、加工即食和水果超过传统蛋白质的肉、蛋、奶组合在食源性沙门菌跨州暴发归因权重高1倍以上,暴发的食物归因从早期常见的各类加工肉制品污染趋向快捷简单的快餐式消费业态和低蛋白质、低脂、高蔬果的消费行为模式。 沙门氏菌防控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具有3000种以上不同的血清型。而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肠炎沙门氏菌是最主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之一,主要感染幼龄动物,诱发机体强烈的炎性反应,同时破坏肠道免疫屏障。当然,沙门氏菌种类很多,有的能让动物患病,有的可以让人患病,还有些能让人和动物都患病。 “由于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包括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等因素,沙门氏菌耐药性日趋严重。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等经污染的果蔬类食品引发人沙门菌感染呈现快速上升流行态势,究其来源其与动物源污染有关。人病兽防,关口前移的重要性对我国来说不言而喻。”焦新安称。 焦新安称,当前,沙门氏菌在我国鸡群中流行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在规模化种鸡场主要呈现以肠炎沙门氏菌,或肠炎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为主的流行态势。在我国地方品种的种鸡场,以鸡白痢流行为主。在不同地区,沙门氏菌会有血清型的多样性特点,除了上述两种亚型沙门菌外,还有其他一些分型在部分省份或局部地区流行。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肠杆菌科、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败血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各种类型养鸡场均有流行,集约化养殖场可出现暴发,各个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严重降低家禽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作为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沙门氏菌主要感染食品动物,如猪、鸡等,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从而危害公共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沙门氏菌的致病性有一定的特定性,需要区别对待。焦新安解释,沙门氏菌有致病性,是针对特定的宿主具有致病性,不是说某种沙门氏菌对人和所有动物都致病。其致病性特征:一类是宿主高度适应性的,这就包括禽类的鸡白痢,人的伤寒沙门氏菌,都是高度宿主适应性的或专适性的;第二大类是宿主非适应性的沙门氏菌,能实现人与动物的共感,具有广泛感染的宿主。 据了解,大部分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属于非适应性或泛嗜性沙门氏菌,它们具有广泛感染的宿主谱,能引起人和各种动物的沙门氏菌病,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比如,肠炎沙门氏菌是养鸡业中最严重的食源性细菌性疾病之一,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焦新安表示,从过去到现在以及未来来看,宿主高度适应性的疾病防控,在全球并非主流问题,但在我国,对于以鸡白痢等宿主专适性和以鼠伤寒、肠炎沙门氏菌等非适应性沙门氏菌的防控都是我们的任务。 |
上一篇:当前我国禽病防控形势和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