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猪群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猪流行性感冒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较急且传染性强,患病猪只机体免疫力低下极易造成肺脏继发性感染从而诱发猪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相互叠加从而加重病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显著升高,危害生猪健康生长发育,严重损失了养猪业的生产效益。为此,本文分析了猪流行性感冒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并提出综合性治疗与预防措施,以期为养猪场对该病的防控提供借鉴,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养殖损失。 1 病原简介 1.1 猪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是一种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的RNA病毒,该病毒在常温环境下极易失去感染能力,在沸水中立即失去活性,但具有较强的抗干燥和抗冰冻能力,对临床常用的消毒剂均比较敏感,尤其是碘类消毒剂。 1.2 猪肺炎支原体 猪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原核生物,该病原体一般为圆形和杆状,并缺乏细胞壁,可减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差,在常温环境下2 d左右失去致病能力,在4℃环境下可保持7 d左右的活性,除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外的常用抗生素和消毒剂均能在数分钟内将该病原体杀死。 2 流行病学 2.1 猪流行性感冒 患病猪只、隐性感染猪只和康复带菌猪只均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自然条件下,任何品种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猪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途径进行传播,病毒可通过排泄物被病猪排出体外,或以口鼻飞沫进入健康猪呼吸道内,进而引起广泛传播,也可经病毒污染的饲料、器具及饮用水进行消化道途径传播。该病全年任何阶段均可发生,但在寒冷的早春、深秋和冬季时节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其传播速度较快,流行高峰期大面积传播仅需3 d左右,同时若猪群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潮湿、防寒保暖性较差或者感染寄生虫时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和传播。 2.2 猪支原体肺炎病 患病猪只和隐性感染猪只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自然条件下,任何品种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其中仔猪感染率最高,且多为急性感染。猪肺炎支原体主要以水平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妊娠母猪进行垂直传播,该病原体主要存于呼吸道内,可通过口鼻飞沫排出体外直接进入健康猪呼吸道内或者通过空气传播污染周围环境或饲料、器具及饮用水,进而诱发感染该病。猪支原体肺炎病与猪流感相似并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其受温度气候影响较大,多发于寒冷时节,此外若猪群营养不良、猪舍寒冷潮湿或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导致猪群发生应激,进而降低机体免疫力,诱发猪支原体肺炎病。 3 临床症状 患病猪只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咳嗽、采食逐渐减少或停止、久卧不起、体温上升至40~42.5℃,同时伴有黏性分泌物从眼鼻出流出,眼结膜明显充血。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猪只病情加重,主要表现呼吸困难、频繁咳嗽、流鼻涕等呼吸系统炎症症状,个别患病猪只呈犬坐姿势并进行腹式呼吸,夜间可出现哮喘声,部分患病仔猪窒息而亡,其余病猪则发育不良。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只进行剖检,明显可见呼吸器官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其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明显肿大,且表面存在充血现象,大量含有气泡的黏性分泌物填充其内;纵隔淋巴结和肺门发生明显的严重肿大现象,组织存在弥漫性增生,切面可流出汁液,且质地偏硬并呈现灰白色;胃肠黏膜出现出血性炎症;肺脏发生严重水肿和气肿,程度不同,其部分组织呈对称性实质性变或边缘虾肉样病变,其颜色也变为褐色或红紫色;脓性分泌物充满鼻腔且喉头发生严重出血性水肿现象;心包被少量纤维素性物质包裹,且腔内积有浆液;脾脏发生轻度肿大现象。 5 实验室诊断 将病猪肺脏进行研磨粉碎,并接种于液体培养基,96 h后培养基pH降至7,且发生浑浊,使用接种环蘸取部分液体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然后进行瑞士染色,镜检可见多种形状的细菌,存在环状、球状、两端浓染椭圆形菌体。其次,将其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板上,培养2 d后,并未观察到任何细菌生长,继续培养至7~10 d,可以观察到凸起细小菌落,呈针尖大小露珠状。 |
上一篇:小猪急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猪渗出性皮炎的危害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