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慢性型 该类型症状多为急性症状转化而来,常见于大日龄发病鸭,整体病程较长,多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离群俯卧,嗜睡。少部分病鸭歪头斜颈,对外界变化比较敏感,稍有响动就会受惊鸣叫,且叫声长时间不断。患慢性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一般都会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很容易成为“僵鸭”,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3 病理剖检 发现病鸭的心包膜异常增厚,心包液增多。在心包膜表面,有一层灰黄色或灰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如果病程较长的病死鸭,心包腔内还有淡黄色纤维素样渗出,部分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肝脏剖检发现异常肿大,质地较脆,颜色呈棕红色或土黄色;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纤维素样渗出物,颜色同上述心包膜渗出物。在生产实践中,患有传染性浆膜炎的病死鸭很容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剖检发现在病死鸭的肝脏表面的纤维素膜增厚,颜色灰白。如果病死鸭是因急性传染性浆膜炎死亡,发现胆囊胆汁较为浓稠。气囊壁变厚,气囊表面分布不规则、数量不一、大小不均的纤维素样渗出物,渗出物颜色同上。脾脏整体肿大明显,呈大理石状,颜色呈异常的紫黑色,在脾脏表面有一层纤维素样薄膜,切开病死鸭的脾脏,内部的白髓和红髓结构变得模糊不清。脑部的脑膜增厚,脑膜水肿比较明显,在脑膜外层有一层纤维素样渗出物,导致病死鸭的脑组织和脑膜粘连在一起。除此之外,少部分病死鸭出现输卵管炎症,表现为输卵管异常肿胀。在输卵管内部有大量干酪样物质淤积。 4 诊断 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断,可以结合其流行病学、症状表现以及病理剖检进行初步诊断。也可以采用以下实验室检测技术,提升诊断准确性。 4.1 细菌学检查 通过从病死鸭的脑、心脏、肝脏渗出物中分离出病菌,随后涂布在血液琼脂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24~48 h。然后从培养基中选择疑似单菌落,涂片染色,并转移至鉴定培养基上进行鉴定,结合上述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特征进行鉴别。还可以通过吲哚试验和硫化氢试验等生化实验进行鉴定,以此来判断鸭是否感染传染性浆膜炎疾病。 4.2 凝集试验 凝集试验是一种判定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的检测手段。一般情况下,可以结合玻片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实现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初筛和准确鉴定。如果凝集效价相差3个及以上滴度时,就可以判定为不同血清型。 4.3 免疫学检测诊断 此外,鸭传染性浆膜炎还可以采用PCR检测技术或者RT-PCR检测技术进行诊断。其中PCR检测技术是将检测样本进行DNA扩增特异性片段,从而达到诊断要求。相较于PCR检测技术,RT-PCR检测诊断技术具有高效、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以根据颜色的深浅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不仅节约时间和成本,还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5 治疗方法 5.1 采用专用药物浆膜净进行治疗 该药物主要成分是甲磺酸达氟沙星,对鸭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感染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用法为拌入饲料中使用,用量为1 kg药物拌250kg饲料,连用3~5 d。同时还应注意,当鸭伴有花斑脾和脾坏死时,还可以搭配肝肾康进行用药,治疗效果更佳。 5.2 采用头孢噻呋钠药物进行治疗 1 g头孢噻呋钠药物加入12 kg饮水,每天用药1次,连用3~5 d,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鸭的症状比较严重,还可以采用肌肉注射30%氟苯尼考进行治疗,用药量为每公斤体重鸭用药0.1 mg,每天用药1次,连用3~5 d。 5.3 采用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药方为生石膏150 g,知母100 g,水牛角80 g,黄连120 g,白头翁80 g,车前草80 g,黄檗100 g,黄芪80 g,柴胡80 g,板蓝根160 g,甘草40 g,煎水服用。每天1剂量,药渣拌料,药液饮水,连用5 d。同时配合林可霉素,按20 mg/kg体重通过饮水给药,每天2次,共用3 d,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上一篇:一例产蛋鸡卵黄性腹膜炎的防治
下一篇:鸡滑液囊支原体的危害与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