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雏期,通过使用酶制剂、肠道健康产品 ( 如益生菌、低聚糖、短链脂肪酸等 ),可以促进消化系统发育,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为构建强壮蛋鸡打下坚实基础。育雏前期日粮中油脂的使用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在育雏后期也应重视油脂的添加,既可以减少鸡舍内的粉尘,也能够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鸡群的采食量,保证鸡群充足的营养摄入。 2.2 育成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育成期是蛋鸡养殖中常常被忽略的时期。事实上,育成期饲养的成功与否会严重影响蛋鸡产蛋期的采食量、料蛋比和死淘率。蛋鸡在育成期的肠道锻炼程度直接影响产蛋期的采食量,进而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和健康状况。 育成期营养不合理的鸡群往往采食量低,蛋个体小,在产蛋期需要营养浓度更高的饲料,而不得不采用性价比较低的原料,从而降低养殖效益。建议育成期日粮粗蛋白 16%、代谢能 2 750 kcal/kg ~ 2 850 kcal/kg,而钙磷水平与育雏期基本一致。为锻炼蛋鸡的肠道,建议育成期日粮纤维素水平保证不低于 4.2%。蛋鸡育成期可选用的优质纤维饲料有麸皮、脱脂米糠和甜菜粕等。 2.3 预产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预产期蛋鸡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体重开始迅速增加,骨钙沉积能力加强,此时期应使用预产期日粮。预产期营养管理的重点是使蛋鸡适时开产,开产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蛋鸡的产蛋性能,进而影响鸡场的养殖效益。预产期日粮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水平一般和产蛋期饲料的保持一致,所以使用预混料的养殖场应在此时期更换为产蛋期预混料。预产期日粮应逐渐减少纤维素水平,增加蛋白质含量,同时将日粮钙含量增加至 2.5% ( 相当于在育成料的基础上补充约 4%的碳酸钙 ),同时开始在清晨逐渐增加光照时间。预产期饲料的开始使用时期是 16 周龄初且体重达到 1 350 g( 褐壳、粉壳蛋鸡 ) 或 1 200 g( 白壳蛋鸡 )。如果鸡群已经达到 16 周龄,但体重没有达标,可以适当增加日粮蛋白质含量,但不建议增加钙质和光照时间,以免鸡群开产体重偏小,影响产蛋性能。 2.4 产蛋高峰期 蛋鸡的营养管理从鸡群进入产蛋期开始,要将产蛋前期料更换为产蛋高峰期料。在 35 周龄前,蛋鸡还在继续生长,此时期营养不足可能会造成体重下降和骨骼软化,影响鸡群健康、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和蛋壳质量。为获得尽可能长的产蛋高峰期,优质的日粮需要保证在日采食量不高于 100 g 的情况下,能够满足此时期蛋鸡产蛋和体重增长的营养需要。建议日粮营养水平不低于:粗蛋白 16.5%,代谢能2 700 kcal/kg ~ 2 800 kcal/kg,蛋氨酸0.42%,钙 3.7%。要达到如此高的营养水平,使用高能量原料 ( 如油脂 ) 非常重要。对于产蛋期日粮维生素的补充,多数鸡场往往重视脂溶性维生素而忽视 B 族维生素。实际上,B 族维生素作为体内多种酶的辅酶,参与体内几乎所有营养物质的代谢。B 族维生素不足时,不但饲料利用率下降,料蛋比增加,往往还会出现采食量低、鸡掉毛、蛋壳颜色变浅等现象。 为获得最佳的料蛋比,我们不仅需要添加充足的 B 族维生素,还需要使用酶制剂来提高饲料消化率,使用益生菌、短链脂肪酸、植物精油、有机酸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来保护肠道健康。 这些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往往会对一个鸡场的效益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2.5 产蛋后期蛋鸡的营养管理 鸡群进入产蛋后期,鸡体内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变弱,骨钙含量下降,蛋形增大,导致蛋壳质量下降,破壳蛋、沙皮蛋增多,蛋壳颜色变浅,鸡群易出现骨折或瘫痪现象。在产蛋后期,保持鸡群体内高水平的雌激素和增加钙的吸收是营养调节的主题。我们往往通过增加钙质、维生素、有机微量元素和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来实现此目的。在产蛋后期,建议在产蛋高峰期日粮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 D3、25 羟基维生素 D3、维生素 C,使用铁、锌和锰的氨基酸螯合物,增加日粮钙含量,用以改善蛋壳质量;增加维生素E 等维持机体激素水平,尽量减缓产蛋率下降的速度。 噬菌体是特异性解决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一种生物体。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为食物,通过把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到细菌细胞内,利用细菌本身的营养物质合成新的小噬菌体。最后通过大量的增殖噬菌体把细菌细胞裂解,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蛋鸡使用具有清除肠道有害菌,保护肠粘膜,防治肠炎,输卵管炎的功效。 同时还有净化水线的功效。 鸡群每月使用2-3天,远离肠道病和输卵管炎的困扰。 每次饮水3-4小时,饮用时加入小苏打,小苏打的用量按3-4小时饮水量的0.3-0.5%算。 3 结语 不同养殖场的饲养品种不同、内外环境不同、饲养管理方式不同、饲料原料来源不同,这些都会影响鸡群的采食、生长和产蛋性能,并对鸡群的生产性能和鸡场效益产生重大影响。优秀的养殖场应与饲料供应商密切协作,制定适合自己鸡场的营养管理方案,达到既节约成本,又增加效益的目的。 |
上一篇:夏季中小日龄鸡群水帘的使用
下一篇:雏鸡的“四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