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已渗透到了产业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传统农业具有明显的“看天吃饭”属性,高度依赖经验决策。数字化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注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如何消除从业者对“数字化有用吗”的疑虑?如何为产业链上的痛点与难点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何通过数字化赋能再造农业产业生态? 我们以福建蛋鸡产业为例,剖析从业者的心路历程,解码农业产业数字化趋势。 数字化有用吗? 多年以前,福清人余劼一直纠结的问题是:数字化能帮我解决什么实际痛点? 余劼说,他曾在自家养殖场做了几年数字化改造,投了不少钱,却看不见效果,“像花架子”。 1995年入行创办福建光阳蛋业有限公司时,余劼并不养鸡,主业是蛋品加工。2011年,为了从源头把控蛋品质量,他决定向产业上游开拓。 当时,福建蛋鸡产业正经历一场洗牌和变革。作为全省蛋鸡养殖重地,福清蛋鸡存栏量最高峰时达到450万羽,但以几千羽、一两万羽的散户占主导。之后,在环保等政策驱动下,散户大量退出市场,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余劼在福清市渔溪镇投建了全省第一家现代化蛋鸡养殖场。所谓现代化,包括规模化和自动化两方面。光阳蛋业从德国“大荷兰人”公司引进了一套自动化养殖设备,在养殖环节实现了“机器换工”——自动饲喂、通风、温控、清粪,同时还配套了自动集蛋、分拣、包装流水线。经过几轮增资扩产,渔溪养殖场存栏量达60万羽,年产鸡蛋1亿多枚。 规模化和自动化,节本增效显著,也成为最近十年福建蛋鸡产业最大的驱动力。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全省现有蛋鸡存栏2857万羽,规模化率82.6%。规模化、标准化率走在全国前列。 但增长曲线的斜率,并不会一直保持不变。在光阳蛋业,蛋鸡高峰产蛋率近98%;500日龄最高产蛋纪录是327枚。这已接近行业“天花板”。能否再进一步?可以!但在现有养殖模式下,投入产出比不高。用余劼的话说,“60分到90分很容易,90分到100分很难”。 数字化,或许能带来新的解法。2012年,光阳蛋业投资300多万元,并于2014年初步完成了蛋鸡养殖物联网工程建设。这一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以农业物联网和精准装备为重点的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 披上了数字化外衣的蛋鸡养殖场,配备了温湿度传感器和监控摄像头,环境数据和鸡舍场景能够实时传输到中控平台,呈现在终端大屏上。数字化似乎改变了传统养殖场的样子,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该怎么养鸡,还是怎么养鸡”。 “大量数据并没有给生产流程带来什么变化,我们也不知道这些数据有什么用,物联网系统更像是一个升级版的安防系统。”余劼说,这套系统反倒成了企业的负担,“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维护硬件和软件,只见投入不见产出”。 这其实是数字化浪潮下,新农人的普遍困惑。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研究人员李志鹏长期从事数字农业研究,他在调研中总结了从业者的两大心态——不相信和不放心。 “不相信数据是准确的,不相信数据是有用的。”李志鹏说,这与数字农业的上游市场缺少规范有关。在硬件市场,一个传感器便宜的几十元,贵的几千元,质量参差不齐,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自然无法保证。尤其是一些项目,为了在政策补贴之外少花钱,从业者在采购环节尽可能压低预算。 更重要的原因是,数字化系统未能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近年来,由于政策利好、劳动力成本上涨、信息技术的普及,数字农业逐渐成为投资热点。但一些数字农业项目仅仅实现了信息采集、传输与显示,一些从业者因此产生了“数字化无用”的偏见。与此同时,数据安全问题也引发从业者担忧。 余劼开始对前期数字化实践进行复盘和思考:产业数字化不能止于概念,不能成为摆设,必须实实在在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管理水平,改进养殖技术,减少生产经营中的不确定性。“只有真正形成了生产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下一篇:未来农村电商升级的10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