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综合防治措施 在预防上,要求养殖场严格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日常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投药预防以及加强消毒卫生等综合措施,有效减少本病的发生。鸡受到应激也会让机体自身抗病力下降,为细菌病发生创造条件,因此养殖环节要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温度突变、饲料更换、转群、免疫等。此外,对适龄鸡群注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蜂胶灭活疫苗,1m L/只,能够形成免疫闭环,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2]。 发现病鸡一定要及时隔离治疗,治疗常选择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等抗生素,注意一定要掌握好抗生素的用量,一般3~5 d为一个疗程,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更好。在用药的同时,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复合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3]。另外,生产上一种常用的做法是使用有益菌、植物精油、短链脂肪酸等功能性添加剂来抑制杀灭有害菌,修复肠黏膜损伤[4]。如市面上使用多苞桉植物精油,100 g兑水400 kg,每天集中饮水2~3 h,连续使用5~7 d,可以有效改善细菌、寄生虫引起的腹泻问题,这些精油的成分安全、无毒、无药残,可以长期使用。 3 沙门氏菌型腹泻 3.1 发病原因 该病是以鸡白痢沙门氏菌为病原引起的细菌性腹泻疾病,各品种、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多发于体质较差的鸡群。2周龄以内雏鸡发病呈急性经过,病死率较高;成年鸡为慢性,几乎无法彻底消除。该病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鸡只,部分情况下带菌种蛋也可成为传播源。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沙门氏菌大量繁殖,导致鸡胚死亡、雏鸡带病;如果鸡场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温差过大、卫生不良、管理不善等,也可诱导鸡发生鸡白痢。本病的确诊依靠细菌分离鉴定和抗体测定。 3.2 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上,养殖场应建立无沙门氏菌的健康鸡群,坚持自繁自养,慎重从外地引种,确需引进的,要对引进的鸡进行单独隔离及检疫;对引入的种蛋用硫酸新霉素溶液按照说明书进行喷雾消毒,或用15 g高锰酸钾与30 m L低浓度甲醛溶液熏蒸1~2 h。每年对饲养鸡群定期使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全面检测,还要不定期抽查检疫,及时淘汰阳性鸡和可疑鸡。做好饲养环境和用具的日常消毒,尤其是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同时消除诱导鸡发病的各种应激因素。雏鸡在出雏器中按每立方米用14 m L福尔马林、7 g高锰酸钾熏蒸15 min;出壳后用0.01%高锰酸钾溶液饮水1~2 d;在鸡白痢易感日龄期间按0.5%加入磺胺类药,均可有效预防鸡白痢的发生。 磺胺类、呋喃类抗生素(链霉素、氨卞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对本病都有疗效。根据养殖场既往用药史、鸡群发病情况进行用药方案设计,如选取10万~20万IU卡那霉素或8 000 IU庆大霉素,兑水1 kg供患病鸡只自由饮水,连用4 d左右;也可选用50 g 2.5%复方诺氟沙星预混剂、250 g腐殖酸钠或40g氯霉素、15g呋喃唑酮与400 g食母生,与50 kg饲料混匀,连用5 d左右,具有显著治疗效果。用药物治疗急性病例可减少雏鸡的死亡,但难以有效根除该病,病鸡愈后仍带菌,仅有短期的经济意义,不能代替净化、消除鸡白痢的规划和措施。 4 小结 引起肉鸡腹泻疾病的细菌病很多,临床上一旦发生腹泻,首先要查找原因,确定感染的致病菌类型,再从抗菌、调节肠道内环境、补充部分电解质和部分维生素等方面加以治疗,此外还需坚决落实生物安全制度、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等工作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增强机体抗病力,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保健类免疫增强剂,如寡糖、真菌或植物多糖、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多肽活性物质等,减少疾病发生;对肠道损伤,可选择有益菌、植物精油、短链脂肪酸等功能性添加剂修复受伤的肠黏膜。总之,相对于治疗来说,强化日常的预防工作更有实际意义。 |
上一篇:肉鸭脾坏死的病因及防治
下一篇:蛋鸡输卵管炎反复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