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生猪生产和产能保持稳定,疫病流行与发生态势总体平稳。各类疫病对生猪生产的影响程度与2021年相当,少数疫病的流行与发生态势呈现减轻的态势;危害最大的病毒性疫病仍然是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惯称“猪蓝耳病”)和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瘟、猪口蹄疫等其他病毒性疫病总体平稳;猪格拉瑟病(旧称“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对生猪生产的影响依旧。 1、2022年重要猪病流行情况 1.1 非洲猪瘟 2022年,非洲猪瘟(ASF)疫情总体平稳,呈现局部区域流行和疫情散发态势。虽然生物安全措施增加了生猪养殖场的防疫成本和生产成本,但其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成效已毋庸置疑。近几年,猪病防控生物安全理念与意识的树立以及具体措施实施的实践效果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但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由于缺乏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与管控条件,受非洲猪瘟影响仍然很大,在我国整个生猪养殖中的占比进一步下降,生猪大型养殖企业和规模化猪场的养殖规模与饲养量持续呈现上升势头。可喜的是,2022年又有一批规模化猪场通过农业农村部的非洲猪瘟无疫小区评估。 1.1.1非洲猪瘟传播与流行呈现下降趋势 2022年,仅报告1起生猪非洲猪瘟疫情,虽然不能反映实际疫情状况,但与前两年相比,猪只流通控制、人员控制和运输工具清洗消毒、物资控制与消毒以及环境的监测与消毒等各项生物安全措施得到强化,特别是养殖企业(场)对引进猪只监测与检测工作的加强,非洲猪瘟的传播与流行呈现下降趋势。尽管如此,报告疫情与养猪生产中实际发生的疫情之间的差距值得正视。总体而言,非洲猪瘟主要发生于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生物安全措施健全和管控水平高的规模化猪场未发生疫情或比较平稳。非洲猪瘟监测与检测技术(包括非洲猪瘟病毒核酸和非洲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技术)以及精准清除技术的普遍应用,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及时控制疫情和降低经济损失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1.2非洲猪瘟病毒毒株多样性和临床疫情复杂性加重 2022年,非洲猪瘟病毒(ASFV)毒株的多样性增加,给临床疫情监测、实验室诊断与检测以及防控造成了诸多影响。流行的毒株仍然以基因Ⅱ型野毒株为主,但野毒株自然变异趋势更加复杂,同时人为因素造成的变异(基因缺失)毒株、基因Ⅰ型毒株以及可能的重组毒株仍然存在,低毒力的变异毒株流行更为广泛。由于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的多样性以及引发的临床疫情的复杂性(包括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以及非洲猪瘟病毒基因Ⅱ型与基因Ⅰ型毒株混合感染),增加了生猪养殖场的防控难度。 1.1.3非洲猪瘟病毒的污染仍然是生猪养殖场防控非洲猪瘟的难点与疼点 非洲猪瘟病毒的污染并未减轻,污染面依然较大,无害化处理场、屠宰场和农贸市场是污染的主要场点,由此造成非洲猪瘟病毒传播与扩散的风险很高。一些生猪养殖场因养殖人员、运输工具、物资、饲料、饮水、用具、食材以及养殖场周边环境受到污染,导致非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而引发疫情,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更是难于防范。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发生与流行状况与2021年相当。就全国范围而言,无暴发性疫情发生,但仍然是严重影响我国生猪生产的重要疫病。近年来,随着对引种监测与检测的重视以及其他生物安全措施的强化和完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规模化猪场之间的传播与流行强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以猪场内流行和散发性疫情为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猪场不规律出现疫情,特别是在秋末、冬季和春季,母猪繁殖障碍(流产、产死胎)以及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频繁,对猪场生产成绩的影响很大。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稳定场而言,虽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母猪群和生长猪群有一定的感染率,但总体稳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和猪群的生长性能影响不大。也有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阴性场因引种不慎或其他生物安全措施的漏洞和缺失,造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传入而发生疫情,损失较大。 |
上一篇:2023年2月世界禽流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