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段的猪临床症状差异较大,哺乳仔猪的症状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断奶后的仔猪大多呈现亚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1 ℃,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呕吐,腹泻,偶尔可见突然死亡。妊娠母猪会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分娩后不能正常发情,多次配种后不能正常受孕。 1.8.2 诊断要点 取死胎和病死仔猪的心脏分离病毒,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病毒中和(virus neutralization,VN)试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RT-PCR可以比较敏感地检测病毒核酸。 1.8.3 防治措施 猪脑心肌炎无特效治疗药。最好的措施是预防,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杜绝啮齿动物进入猪场进行预防。发病后,立即隔离,分区饲养,加强消毒。 1.9 猪肠病毒病 猪肠病毒病(porcine teschovirus disease,PTVD)是由肠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引起猪的一种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和疫苗能够治疗或预防。PTV具有众多的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会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猪是猪肠病毒(PTV)的唯一宿主,各年龄段的猪均可发生感染,但是临床中以仔猪的发病率最高。 1.9.1 临床症状 猪感染PTV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以繁殖障碍型、下痢型、脑脊髓灰质炎型、心肌炎型和肺炎型为主。其中繁殖障碍型猪肠病毒病表现为发病母猪不育,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流产或窝产仔数减少。 1.9.2 诊断要点 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对发病猪进行初步诊断,如欲确诊,可以采集病死猪的病变部位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1.9.3 防治措施 目前,市场上只有脑脊髓灰质炎型猪肠病毒病的疫苗。所以,只能通过合理引种、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免疫程序进行防治。 2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细菌性传染病 2.1 猪布鲁菌病 猪布鲁菌病是猪感染布氏杆菌后暴发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感染的布氏杆菌有6个种,19个生物型,分别是猪布鲁菌5个生物型,牛布鲁菌(又称流产布鲁菌)8个生物型,羊布鲁菌(又称马耳他布鲁菌)3个生物型,绵羊附睾布鲁菌、沙林鼠布鲁菌、犬布鲁菌各1个生物型。猪感染布氏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交配等直接接触传播,也可垂直传播。 2.1.1 临床症状 母猪发病后,会出现流产、不孕症、子宫炎、跛行或瘫痪;流产常发生在怀孕后4~12周,流产后会食欲下降,屡配不孕。公猪感染后表现为睾丸发炎且肿胀,副睾也会有炎症。 2.1.2 诊断要点 准确和特异的诊断方法是从采集的组织样本中直接分离培养布鲁菌。 2.1.3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药和疫苗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猪布鲁菌病,可通过建立无布鲁菌病的种猪群进行预防。一旦发现病猪或阳性猪,应立即淘汰。 |
上一篇:春季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
下一篇:早春仔猪缺铁性贫血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