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

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日期:12-09 作者:佚名- 小 + 大

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导致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以鸡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近年来在甘肃靖远县养鸡业中时常发生,引起了当地养殖户的重视。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也是鸡肠道中的常在菌群,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如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不良应激等因素会诱导鸡群发病;而且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易产生耐药性;现在某些病毒病、免疫抑制病大量存在,使大肠杆菌发生普遍,因此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防控存在较大难度,在实际生产中主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如强化养殖管理和生物安全工作,改善饲养条件,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等。大肠杆菌病发生后,使用高敏抗生素实施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发病周期,同时减少鸡的死亡情况。不同年龄的鸡群感染大肠杆菌后,临床症状也存在较大不同,雏鸡比成鸡更易发生,且在群体间传播速度较快、病死率较高。本文对一例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1 发病经过

甘肃靖远县某养鸡场,饲养一批非疫区引入的雏鸡3 000只,雏鸡进入养殖场后进行单独养殖,隔离观察,正常进行饲喂和饮水,期间按免疫程序实施了免疫接种。但在21 d后,有些雏鸡中出现了严重腹泻,并且快速在鸡群中传播。养殖人员将患病鸡挑选出来后进行隔离饲养,使用强力霉素、青霉素以及链霉素等综合用药,并未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鸡群发病长达一周时间后,病情难以控制,遂及时上报给当地兽医站,并派出兽医入场查看,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最终诊断为鸡感染了肠炎大肠杆菌病,由此引发了严重的肠道变化。通过加强消毒、优化养殖场卫生条件、药物治疗等应对策略,有效控制了病情发展。后期当地兽医站持续跟踪,定期对养殖场开展综合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养殖场科学防控大肠杆菌病提供有力支撑。

2 鸡肠炎型大肠杆菌发病原因

2.1 环境原因

环境因素是影响大肠杆菌发生的重要一个诱因,当鸡舍环境恶劣、鸡体免疫力降低以及鸡舍的杀菌消毒工作不到位,均会导致细菌在舍内大量滋生,并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在鸡群传播,增加鸡肠炎型大肠杆菌病的患病风险。一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设备设施比较先进,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会为大肠杆菌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也为其它疾病的感染创造机会,严重威胁了鸡群健康。

2.2 原发性大肠杆菌

原发性大肠杆菌侵入鸡体内,潜伏期从几小时到2~3 d不等,患鸡出现体温上升、急性腹泻等问题,急性发病者往往无症状突然死亡。

2.3 其它原因

通常情况下,很多因素会导致家禽感染大肠杆菌,如与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混合感染,或继发其它疫病后;饲料质量差,营养成分缺乏;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不良应激等刺激,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大肠杆菌乘机在肠道大量繁殖引起发病。鸡群患大肠杆菌病后,临床特征与其它病症相似,如果得不到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会延误时机,使鸡病情持续恶化,死亡率升高。

3 临床表现

感染初期,机体不表现明显症状,但粪便变得稀薄不成形,病鸡饮水量及食量均有所下降。随病情不断发展,从病鸡粪便中可看到未消化的饲料,有恶臭味,病鸡食欲明显下降;严重时会影响雏鸡以及青年鸡的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蛋壳质量不佳,出现较多的破蛋及畸形蛋。发展到中期,病鸡体温上升,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在大肠杆菌产生的细胞毒素、定植因子、大肠杆菌毒素、内毒素等毒力因子的影响下,肠粘膜脱落,能观察到混有条状黏膜的粪便,病鸡肠道受损无法吸收饲料而逐渐衰弱;肠粘膜破损后,大肠杆菌进入到血液中发展成菌血症型,此时表明大肠杆菌已经感染至全身,同时病菌产生的毒素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到各个组织与器官中,严重损害机体的组织器官,鸡发生全身性败血症。鸡只体温继续升高,不食,精神状态极度萎靡,常常在角落中独卧,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病情发展到后期,病鸡基本上丧失食欲,机体极度衰弱,一些病鸡腹部肿大,触摸有腹水晃动,最终衰竭而死。

上一篇:蛋鸡输卵管炎病因及防控

下一篇:当前鸡群腺病毒的流行与防控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