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行业的从业者当中,有人还没有关注智能化养猪。”在扬翔股份党委书记、副总裁高远飞看来,智能化养猪推行的最大障碍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一部分猪场暂时是不愿意进行调整的,不想当‘小白鼠’,也不想成为‘吃螃蟹’的人。但养猪业的头部企业几乎都在进行智能化养猪的研究和建设,行业必将走上这条道路。” 刘强德认为,这些猪场可分阶段、分批次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按照猪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先安装其中的某一模块,先通过改变尝到甜头、看到变化,再慢慢地调整提升。 在和猪企、猪场打交道的过程中,于莹观察发现,很多管理者的观念和心态其实更容易受到当前行情的影响。比如在猪价处于高位时,资金回流快,他们更愿意在设备、设施升级方面投入,而当猪价较低行情不好时,很多猪场难以为继,又开始缩减这方面的投入。 而对于已经进行智能化改造的企业和猪场来说,也仍有需要解决的困难。刘世东提到,从智能化的技术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很宽泛,目前在养殖过程中,最主要是对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遇到的主要困难还是养殖工作的环境状况比较复杂,并且存量的数据比较少,不利于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 由于每个猪场的实际情况不同,智能化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我们将摄像头安装到猪场,可能一段时间后,苍蝇、粪便、粉尘就把镜头覆盖住了,摄像头什么也采集不到。此外,很多硬件产品在实验室是能够良好运行的,但由于一些猪场的条件不是很规范,实际运行时就出现场景不适配的问题。”张兴福举例道。 “设备越智能,工作人员需要学习的内容就越多。大家已经习惯了用传统的方法去养猪,现在安装了更智能的设备和系统,就需要额外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器的参数怎么设置、监控系统怎么查看,这些都需要一点点从头学起,甚至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反而觉得操作太烦琐,还不如传统养猪的模式轻松。”山西荷澜育种有限公司智能猪场场长王佳宇有些无奈。 我国生猪养殖业几经转型,从散养到“公司+农户”为主,再到逐步规模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正在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但行业的提质升级是一道“多选题”,智能化转型只是其中的答案之一。 据《2022年中国智能畜牧业发展报告》,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智能化养猪将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不只是简单地将所有应用集成,而是打通生猪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后台数据,实现企业经营在线化,企业生产智能化,数据驱动、智能决策。人工智能在智能猪场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基础化和全场景化,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对使用环境的要求会逐渐放宽,猪场数据采集将更加精确,猪场决策更加智能。 朱增勇表示,智能化养殖是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一个重要路径,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涉及种猪、饲料营养、生产管理等全产业链效率的提升,智能化养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行业转型升级需要多环节齐发力,才能真正实现转型升级。 当传统的养猪行业与高科技相遇,智能化养殖的新大门已经敞开,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插上了数字化与智能化翅膀的养猪业能飞得更高更远。 |
上一篇:智能化养猪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安徽省养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