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大型猪企和猪场纷纷加入智能化养猪的队伍中,智能猪场如雨后春笋般一家接一家建设起来。显而易见,相比传统猪场,在智能猪场,一头商品猪出生到出栏的每一个环节都综合了多项先进科技,实现全程降本增效。工作人员可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远程监测和管理,实时掌握猪只情况,养殖过程全面数字化。 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猪场里,每头猪一生中都有30多款智能养猪机器为其服务。据公司智能化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牧原智能化研发团队共有1000余人,以智能养殖装备的研发和物联网平台的建设为主要方向,用科技赋能养猪,累计申请专利697项。研发的设备涵盖饲料、育种、养殖、屠宰等多个板块,目前已实现五大类三十余项产品和技术转化,部分设备如巡检机器人、无针注射器、智能估重仪等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累计服务猪群规模超6000万头,物联网平台已累计接入设备161万台,日均在线设备104万台,接收各类养殖数据7亿多条。 今年5月,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新津智能猪场”正式投用,主要从事种猪生产、种猪培育,预计生产母猪存栏规模1500头、年出栏优质种猪1.3万头。“新希望目前处于智能化养猪的探索期,在养殖过程管理、销售管理、智能化装备应用等方面都在做积极的探索落地。”新希望六和数字科技大部总经理刘世东透露。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翔股份)是国内较早开始探索智能化养猪的企业。2014年,扬翔股份开始探索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养猪,全力打造“智能化扬翔”。2017年,其集群式楼房智能化猪场已正式投入运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产业互联网料、养、宰、商一体化”新模式。 据扬翔股份产业互联网事业部执行总裁韦江成介绍,智能楼房猪场的每头猪身上都植入了芯片,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芯片记录的是猪的实时信息,可直接关联到生产管理系统,系统将信息转换成信号传递给饲料厂,饲料厂即可了解到猪的生长及营养情况、背膘情况,个性化地生产饲料,通过软硬件系统的连接实现养猪智能化操作,每头猪的生长情况、每餐该吃多少、怎么搭配都可以实时动态监测。 与此同时,一批专注于智能化养猪领域的农业科技企业也开始涌现,这些企业以自动饲喂、自动盘点、疾病防控等功能为着力点,依托自身技术优势设计出综合解决方案,并与猪企或猪场合作,实现落地应用。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信互联)副总裁于莹表示,农信互联就是这样一家帮助猪企做数字化养殖、投入品采购、线上卖猪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凭借着一张连接起养猪产业链上各环节的“猪联网”,把超过1000万头猪连接上网。山西荷澜育种有限公司智慧猪场就是借助“猪小智”监管平台,形成了从出生到出栏的全生产周期智能落地应用。 作为一家专注于畜牧产业智能化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小龙潜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龙潜行)则基于“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猪场大群体核心生产数据实时精准的采集和分析。据小龙潜行研发总监张兴福介绍,小龙潜行打造了应用在畜牧行业中的“牧场守望者”轨道巡视机器人,每个机器人安装了可见光摄像头和深度摄像头,两个摄像头可以完成对每一个栏位猪只的重量评估。以育肥猪为例,通过巡视机器人的评估可得出猪只日增重曲线,工作人员只需与标准生长曲线对比,即可了解当前猪只的生长进度,对后续养殖管理饲喂的调整有一定帮助。 通常情况下,轨道机器人都会被安装在猪舍上方,在滑轨上按照既定路线巡视,通过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依据摄像头捕捉到的图像估算猪只体重,整个估算的过程当中猪是没有感觉的,形成非接触测量过程,避免了造成猪只应激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养猪不仅体现在对猪的精准饲养,同时包含了对猪场整体环境的监测和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为减少病菌传播给猪场带来的威胁与经济损失,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尤其重要。在智能化养猪场景下,工作人员想要进入猪场须先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智能消洗间,智能淋浴花洒可控制洗澡时间,当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完成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房间,再次进行烘干和消毒。上述步骤完成后方可正式进入猪场。”于莹说。 同时,人工智能也可替代人工值守,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识别猪场里猪只、人员、车辆、物资等异常事件,第一时间发现消毒漏洞及猪只健康问题并预警,从而大大降低非洲猪瘟发生的概率。 |
上一篇:智能化养猪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安徽省养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