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期蛋鸭一般是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育成期蛋鸭饲养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育成新母鸭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所以, 必须加强饲养管理, 培育出优质的育成新母鸭。 1 育成期蛋鸭的特点 1.1 体重增长快 育成阶段是鸭体重增长较快的一个时期, 以绍鸭为例, 28日龄以后体重的绝对增长加快, 42~44日龄达到高峰, 56日龄起逐渐降低, 然后趋于平稳增长, 至16周龄体重已接近成年体重。 1.2 羽毛生长迅速 育成阶段也是鸭羽毛生长迅速的一个时期, 仍以绍鸭为例, 育雏期结束时, 雏鸭身上还掩盖着绒毛, 棕红色麻雀羽毛才将要长出, 而到42~44日龄时胸腹部羽毛已长齐, 平整光滑, 达到“滑底”, 48~52日龄青年鸭已达“三面光”, 52~56日龄已长出主翼羽, 81~91日龄蛋鸭腹部已换好第二次新羽毛, 102日龄蛋鸭全身羽毛已长齐, 两翅主翼羽已“交翅”。 1.3 性器官发育快 育成10周龄后, 在第二次换羽期间, 卵巢上的卵泡也在快速长大, 12周龄后, 性器官的发育尤其迅速。为了保证青年鸭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生长, 避免鸭的性器官发育过快, 体发育与性发育一致, 必须严格控制青年鸭的饲料和光照, 防止过早性成熟, 影响产蛋性能的充分发挥。 1.4 适应能力强 青年鸭随着日龄的增长, 羽毛逐渐丰满 (御寒能力也逐步加强) , 体温调节机能健全, 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也随之加强, 可以在常温下, 甚至可以在露天饲养;随着青年鸭体重的增长, 消化器官也随之增大, 贮存饲料的容积增大, 消化能力增强。此期的青年鸭杂食性强, 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动植物性饲料。根据青年鸭生理特点采取饲养管理措施, 使其发育整齐, 为以后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2 育成期蛋鸭适宜的培育方式 2.1 放牧饲养 育成期蛋鸭的放牧饲养是我国传统的饲养方式。由于鸭的合群性好, 觅食能力强, 能在陆上平地、山地和水中的浅水、深水中潜游觅食各种天然的动、植物性饲料。因此, 可利用农田、湖荡 (塘) 、河塘、沟渠放牧和海滩放牧饲养, 以节约大量的饲料, 降低成本, 同时使鸭群得到很好的锻炼, 增强鸭的体质。大规模生产时, 采用放牧饲养的方式已越来越少。 2.2 全舍饲养 育成期蛋鸭的整个饲养过程始终在鸭舍内进行称为全舍饲养或关养。鸭舍内采用厚垫草 (料) 饲养, 或是网状地面饲养, 或是栅条地面饲养。由于吃料、饮水、运动和休息全在鸭舍内进行, 因此, 饲养管理较放牧饲养严格。舍内必须设置饮水和排水系统。采用垫料饲养的, 垫料要厚, 要经常梳松, 必要时要翻晒, 以保持垫料干燥。若采用网状地面或栅状地面饲养, 其地面要比鸭舍地面高60cm以上, 鸭舍地面用水泥铺成, 并有一定的坡度 (每米落差6~10cm) , 以便于清除鸭粪。网状地面饲养最好用涂塑铁丝网, 网眼为24mm×12mm, 栅状地面可用宽20~25mm、厚5~8mm的木板条或25mm宽的竹片, 或者是用竹子制成相距15mm空隙的栅状地面, 这些结构都要制成组装式, 以便冲洗和消毒。 全舍饲饲养方式可以人为地控制饲养环境, 有利于科学养鸭, 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集中饲养便于向集约化生产过渡, 同时可以增加饲养量, 提高劳动效率。此法饲养成本较高。 随着养鸭业的规模化、集约化, 全舍饲饲养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特别是缺乏水源的北方地区。 2.3 半舍饲鸭群饲养 在鸭舍、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 不外出放牧, 吃食、饮水可在舍内, 也可在舍外, 一般不设饮水系统, 饲养管理不如全舍饲那样严格。其优点与全舍饲一样, 便于科学饲养。这种方式一般与鱼塘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它是目前我国养鸭生产中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
上一篇:秋季养鸡的细节管理
下一篇:肉鸭的饲养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