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加强饲养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对猪水肿病的控制很重要。首先为了给仔猪提供舒适干净的环境,猪场每天需要做好猪舍的清洁与消毒。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仔猪转入前以及转出后需要对猪舍进行全方位的清洁,使用氢氧化钠对猪舍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猪舍。 为预防该病的发生,每隔5 d给哺乳仔猪喂食2~3 mL 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为了抑制病原体在猪体内的增殖,可对出生3 d的仔猪肌内注射牲血素和亚硒酸钠,同时及时补充一定量的淡盐水。对于7日龄仔猪,需要补充维生素来促进仔猪快速发育。对10日龄左右的哺乳仔猪,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采食训练,减少母乳量,逐步添加颗粒料,切记不要随意更换饲料,及时清理剩余的饲料,保持料槽干净卫生。 4.3 科学的饲料配制 为了保证饲料营养的全面,配制饲料时要注意能量与蛋白质的比例,同时注意添加柠檬酸、维生素B、硒等微量营养物质。为了预防水肿病的发生,还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土霉素。此外,添加一些矿物质可促进仔猪更好地生长。在45~60日龄,仔猪易患水肿病,可添加诺氟沙星等副作用较小的抗生素来预防。 4.4 加强病原控制 猪场应避免引种带来的潜在风险,最好自繁自养。若因某些原因必须从外引种,为了避免种猪携带致病菌,猪场要选择正规的、确保安全的种猪场,引进后要加强种猪管理,进行消毒和隔离。外来种猪在混群饲养前需要进行30 d的单独隔离,确保其健康。 预防仔猪发生猪水肿病的有效措施是通过接种疫苗提高仔猪的特异性免疫力。养殖户应对出生后14 d的仔猪接种仔猪水肿病三价蜂胶灭活疫苗。对于不符合接种条件的患病、体弱仔猪需要做好规范记录,以待后续补免。此外,对产前40 d和产15 d的母猪肌内注射2 mL大肠杆菌灭活疫苗,确保母猪血清中具有较高的抗体水平。 5 病例探讨 2020年5月下旬,某猪场断奶仔猪群出现疑似传染性疾病。先是个别仔猪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随后病情在整个断奶仔猪群中快速传播蔓延。发病猪主要表现为惊厥、叫声嘶哑,头部、眼睑、面部显著肿大,伴有神经症状,并引发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病猪体温基本正常,但发病周期较短,一般在出现临床症状几天后死亡。 发现病情后,养殖户立即上报当地兽医站,兽医到达猪场后对发病情况进行全面诊断。养殖户制定了较为合理的疫苗免疫制度,猪场重大传染性疾病抗体水平达标,但猪场的卫生条件较差,饲料存在不同程度的发霉变质情况,猪场养殖环境不良,温度忽高忽低,应激因素较多,猪群断奶十分随意。 结合发病猪的典型水肿症状,初步判断为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水肿病。随后将病死猪解剖,观察病变特征,采集典型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所分离的细菌能够在三糖铁斜面上生长,菌落斜面呈黄色,细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粉红色菌落,由此判断病原为大肠杆菌。有条件的养殖户还可将分离到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 6 结束语 猪水肿病是仔猪断奶前后极易发生的一类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猪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和肠系膜出现严重的水肿,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引起仔猪水肿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病原侵入、断奶时机选择不当、环境突然变化、运输刺激以及饲养管理不科学等。在猪水肿病防控过程中,需要从饲养管理角度入手,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群免疫力,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水肿病的发生率,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
上一篇:小猪先天性震颤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猪增生性回肠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