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某猪场持续发生以发热、体表出现弥漫性皮肤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疫情,猪场按按常规解热及抗生素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最后通过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经筛选敏感药物以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 1、发病情况 驻马店某规模化猪场育肥猪持续发生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体表出现弥漫性出血为特征的疫病,猪场先后按多家饲料公司、兽药厂技术员推荐的治疗药物和控制方案进行处理, 用过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氟苯尼考、洁霉素、黄芪多糖等药物,用药后效果不明显,该病发病率达10%以上,病死率达90%。 2、临床表现 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0~ 41.5 ℃,呼吸困难,喘气明显,耳根、颈部、背部,胸前、腹壁和四肢内侧等处,出现鲜红色充血区,病程长者中心部位形成黑褐色痂皮。 3、剖检变化 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切面出血或灰白色;肺脏膨胀,质地实变,表面有灰白色斑块。肾脏肿大变形,呈土黄色,被膜剥离后可见肾表面有暗红色出血点。肝脏肿大黄染,胆囊充盈。 4、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诊断 4.1.1 直接涂片观察 无菌取病猪的脾、肺、肾脏、淋巴结、直接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有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和两端钝圆的短杆菌。 4.1.2 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取剖检病猪的脾、肺和肾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 在37 ℃培养24h后在平板上可见到光滑、圆形,边缘整齐的白色菌落,一种在血平板上不溶血,另一种有不完全溶血现象。经染色镜检后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细小杆菌和两端钝圆球杆菌,经生化鉴定为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 4.1.3 动物试验 取脾脏、肝脏、肾脏等脏器,用生理盐水制成1∶10悬液,以0.2mL经皮下接种小鼠2只,在接种后3 d,试验小鼠2只均发生死亡。从其心血和肾脏中检出红斑丹毒丝菌和巴氏杆菌。 4.2 药敏试验 将两种细菌液分别涂布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以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包括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四环素、恩诺沙星等13种。结果表明,丹毒丝菌对恩诺沙星、阿莫西林高度敏感,巴氏杆菌对阿莫西林高度敏感。 4.3 病毒的检测 4.3.1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序列,应用PrimerPremier5.0软件设计猪圆环病毒引物。上游引物:5′-GTTATGGTATGGCGGGAGG-3’;下游引物:5′-CCGCTCTGTGCCCTTTGA-3’。引物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段,出现189 bp大小条带判断为PCV2阳性。 |
上一篇: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中药疗法及预防
下一篇:猪渗出性皮炎的防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