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痛风是近年在我国多地区爆发的一种由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 V)引起的鹅的传染性疾病,以内脏尿酸盐沉积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给养鹅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疫苗和特效药。本文现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概述,旨在为该病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流行病学 雏鹅痛风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鹅和带毒鹅,此外还有其排泄物和病鹅污染的饲料、鹅舍、用具等。一般认为该病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进行水平传播,即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食物和水可以作为星状病毒传播的载体。各日龄的鹅均可感染该病毒,但4~21日龄雏鹅更易感和发病。该病常年可见,发病高峰期以6~14日龄雏鹅为主。发病率在80%左右,致死率在30%~50%之间。 2 临床症状 该病主要以雏鹅内脏和关节尿酸盐沉积、出血为特征,最早可在1日龄发病。患病雏鹅通常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活动减少、排白便、腿关节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瘫痪。剖检可在肾脏、胆囊、膝盖、输尿管以及心脏、肝脏、肺泡、输尿管和前胃表面发现严重的尿酸盐沉积。疾病持续7~10 d,并伴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存活下来的鹅生长缓慢且很容易再感染其他病菌。组织病理学发现,病鹅血清中尿素含量升高,肾小管管腔和肝细胞有尿酸盐沉积。 3 诊断 3.1 临床诊断 雏鹅痛风的临床特征比较明显,可根据该病的特征性症状和剖检变化作出初步诊断。但引起雏鹅痛风的因素较为复杂,例如缺乏维生素A、钙磷比例失调、饲料蛋白含量高、寄生虫感染和磺胺类药物中毒等都可导致雏鹅发生痛风。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才能最终确诊病因。 3.2 病毒的分离培养 采集新鲜患病雏鹅的肝脏、肾脏、脾脏等组织样品,经处理后接种鹅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 3.3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RT-PCR是一种最为常用的病原检测方法,可以直接对所分离到的病毒或临床采集的样品进行快速诊断。通过对鹅星状病毒的ORF1b、ORF2或Rd Rp基因进行扩增并通过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可对鹅星状病毒进行分型。荧光定量PCR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分子检测技术,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动物疾病的临床诊断。Yuan等[1]建立了一种鹅星状病毒RT-q PCR检测方法,对新型鹅星状病毒的最小检出量为52.5拷贝/?L,比普通RT-PCR的病毒检出率高出7.5%,为新型鹅星状病毒早期快速检测及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白彩霞等[2]建立了一种鹅星状病毒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最小检出量为3.75×101拷贝/μL。 3.4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方法,能够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易于操作、简单、快速高效,仅需水浴锅等简单仪器设备即可完成,已广泛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张玉霞等[3]建立了鹅星状病毒的LAMP检测方法,其最低检测浓度为1 ng/μL,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3.5 ELISA ELISA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诊断方法,已在各种动物疾病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具有操作简单、设备要求简单、快速、高效、特异性和敏感性强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酶免疫学技术方法。张鑫宇等[4]发明了一种鹅星状病毒的ELISA检测试剂盒,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能用于鹅星状病毒抗体的批量检测,田间样品的阳性检出准确率为100%,阴性检出准确率为97.78%。 4 防控措施 目前,该病尚无良好的特效药,也无商品化疫苗可以预防。本病的特异性防治以卵黄抗体接种为主,并配合使用抗生素对病情进行控制,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实际饲养过程当中应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来进行预防。首先,应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采用网架饲养或多层笼养等育雏模式,可减少粪污与雏鹅的接触几率,避免病原感染;实行全进全出、片区分点的方式,大力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快养殖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探索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的生态养殖模式;其次,要防止病原传播,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好饲养环境、发病厂区、设施、种蛋和工作人员等的隔离、清洁和消毒工作;最后,还要进行合理饲喂,均衡日粮营养水平,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从而减少尿酸盐的产生。 |
上一篇:鸡常见六大呼吸道病的诊治
下一篇:初产鸡产软壳蛋的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