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达人

王红宁:甘愿做畜禽食品安全的守护者

日期:07-24 作者:宋建德 张秀娟- 小 + 大

王红宁教授,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副理事长,资源生物学与高原生态学双一流学科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微生物学、动物疫病防控与产品安全的教学科研工作,致力于将现代生物学研究与动物疫病防控相结合,为我国猪、鸡主产区养殖健康和产品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1、12年产学研攻关破解畜禽细菌耐药性难题

凌晨乘红眼航班返校的王红宁说她是航空公司的VIP,这样的长途奔波早已习以为常。据她介绍,在我国,猪、鸡是最主要的食品动物和蛋白质来源,占肉类消费总量80%以上。但在生产实践中,细菌性疾病和药物残留严重危害猪鸡健康和养殖效益。

特别是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细菌性疾病呈多发趋势,导致畜禽致死或生产性能下降等,造成我国年直接经济损失400亿元。更为严重的是,畜禽细菌性疾病也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畜禽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采用抗生素治疗,由于病源细菌会产生耐药性,就导致抗生素用量越来越大,病源细菌的耐药性也会越来越强,畜禽产品的药残量也会越来越高。人吃了这些产品之后,体内细菌的耐药性也会增强。”王红宁解释说,“抗生素的人畜共用和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在人和家畜之间的传播。”

病原细菌产生耐药性是导致猪鸡细菌疾病难控治、用药量大、产品药残高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红宁带领课题组进行了“猪鸡病原细菌耐药性研究及其在安全高效新兽药研制中的应用”,通过12年产学研合作攻关,揭示了我国猪、鸡病原细菌感染和耐药性变化规律,建立了猪、鸡病原细菌的菌种库和耐药数据库。根据耐药性研究结果,项目组筛选低耐药性动物专用抗生素,提出“动物抗生素专用化”,避免人和动物交叉用药;改进了7种动物专用抗生素及其制剂的生产工艺,大大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研究成果的应用使猪鸡抗生素用量减少了30%-70%,细菌病降低50%,节省用药成本30%,质量达到了欧美国家的标准。该项成果获得了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牵头完成《蛋鸡细菌病防控系统创新与安全蛋品生产关键技术》

蛋鸡细菌病防控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依靠投药防控,细菌会产生耐药性,造成鸡蛋抗生素残留,产品不安全,危害人类健康,对环境也不友好。国内外人畜共患细菌引起食物中毒、鸡蛋检出药残等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国内蛋鸡养殖每年使用抗生素1.5万吨,导致细菌耐药率20%~100%,多重耐药菌大于50%,有的耐药菌已经无药可治。因此,农业农村部将开展细菌病净化、兽用抗菌药物使用减量化行动列为国家战略。

王红宁团队针对蛋鸡细菌病防控这一世界性难题,创新了蛋鸡细菌病防控理论、突破了养殖过程中控制规模化鸡场生物和非生物媒介传播病原菌的系统技术以及安全蛋品生产系列关键技术,将细菌病从给鸡投药防控转变为对生物和非生物媒介防控,推动更多企业实现蛋鸡规模化养殖产蛋期不用抗生素防控细菌病,通过提升蛋鸡细菌病防控的技术水平, 在实现减抗目标的同时保障了蛋鸡养殖健康和蛋品安全。

从2008年到2018年,《蛋鸡细菌病防控系统创新与安全蛋品生产关键技术》项目研发历时10年,已在14个省31家蛋鸡养殖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新增销售额56.59亿元,新增纯利润13.11亿元,产生了巨大经济效应。

上一篇:田克恭:我的初心就是当一名好兽医

下一篇:巾帼不让须眉的中国女兽医——郝小静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