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讨论 自1882年Pasteur和Thuillier在死猪体内分离到猪丹毒杆菌后,人们逐渐对该杆菌有了认识。发病猪临床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败血性症状,亚急性型则是病猪皮肤出现疹块,慢性型则以出现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为主要特征。疫苗免疫接种被认为是防控猪丹毒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但是传统灭活苗、弱毒苗或多联苗存在一定缺陷,如病猪、瘦弱猪、食欲或体温不正常猪以及临产期母猪,均不宜注射疫苗,并且由于个体差异,抗体产生时间和水平也不同。弱毒株接种猪只后有可能恢复毒力,或者隐性感染猪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引发弱毒苗菌株毒力返强而导致猪发病,同时流行菌株之间的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免疫失败。所以防治猪丹毒,除做好免疫接种外,还应结合使用抗生素,即在限抗政策允许范围内,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 本研究采用K-B法对上海市2011—2015年猪丹毒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猪丹毒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对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则全部耐药,这与2020年龚争等报道的华东地区猪丹毒杆菌分离株耐药性分析结果一致。虽然青霉素类药物仍然是防治猪丹毒的首选药物,但本试验显示临床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定等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并且对四环素类(四环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及喹诺酮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明显增强。据报道,Ding等对2012—2013年在我国7个省收集的48株猪丹毒杆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姚炎彬等对2012—2015年安徽省猪丹毒杆菌分离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其结果均显示猪丹毒杆菌的耐药性明显小于本次试验的分析结果。推测原因,一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使用安全等众多优势,使得其在兽医临床中被广泛使用,但同时不合理使用导致临床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也大大增加;二是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导致耐药菌株增殖。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必须加强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实时监测,掌控猪丹毒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从而筛选合适药物应用于临床。这不仅有利于减缓猪丹毒杆菌耐药性产生的速度,更对猪丹毒防控有重要意义。 为验证K-B法对猪丹毒杆菌敏感性试验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本研究又采用MIC法对上海市78株猪丹毒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猪丹毒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敏感,这与K-B法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还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株和屠宰场分离的健康带毒株的MIC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株耐药程度整体高于屠宰场分离的健康带毒株,其中对达氟沙星、恩诺沙星、大观霉素、泰妙菌素的耐药性差异较大。而达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属于喹诺酮类,大观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泰妙菌素属于双萜类。目前,我国批准的动物养殖业可用于防治动物疾病和促生长的兽用抗菌药分为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两大类,其中就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2015年李敬涛等对湖北省某猪场病死猪中分离的猪丹毒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比较严重且耐药谱广。究其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和疾病防控中大量使用相关抗生素,从而加速了耐药性的产生。 本试验虽然对2011—2017年上海市猪丹毒杆菌分离株的耐药性进行了分析,但是分离菌株并未表现出规律性的耐药性变迁。针对目前上海市猪丹毒杆菌耐药性的变化,应该引起广泛重视。在临床治疗猪丹毒时,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用药,同时注意给药次数及时间,避免反复用药,以避免增加猪丹毒杆菌的耐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