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源清洁卫生,汛期洪涝灾害会造成饮水污染,做好水源沉淀、消毒,保障牛饮用水清洁卫生和自由饮水。 2、放牧牛群的饲养管理 (1)牛群转移场地的规划 水灾发生时,需将放牧牛统一集中在安全地段,应充分考虑水灾的风险、聚集地的抗水灾能力,通常选择地势较高、防雷区域、非泄洪区域、无滑坡或泥石流风险的地点,尽量考虑有避风条件的地方。 (2)牛群转移 在灾害发生前尽快将放牧牛群转移到安全的转移场地,并进行分群饲养,转移时应尽可能让经常与牛只接触的放牧人员完成驱赶,避免牛群恐慌应激。 (3)放牧管理 白天放牧时要晚出牧,早归牧,充分利用中午暖和时间放牧和饮水。在牧草不均匀或质量差的牧地上放牧时,要让牛只在牧地上相对分散自由采食,以便使牛只在较大的面积内每头牛都能采食较多的牧草。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加强补饲,设置补饲区域,根据具体情况可补饲精料、糖蜜舔砖和干草,归牧后进行补饲。 (三)洪灾后恢复生产措施 1、圈舍、库房、设施等及时维修 (1)灾后及时检查圈舍、饲料库房及饲草储存设施、机器设备、电源、电线是否安全等,及时排出圈舍及库房内的积水,依照汛前预案及时对受损的设施设备进行维修。 (2)用百毒杀、2%~3%的火碱溶液对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也可用0.1-0.2%的过氧乙酸溶液连牛带舍进行全面消毒,之后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舍内清洁干燥。 (3)加强饲草料库的通风换气,随时观测饲草料的水分含量及霉变情况,水分过高及时晾晒,发现霉变及时清除,同时分析霉变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情况今后再发生。 (4)立即补充防汛抗灾消耗的物资。 2、饲草料的管理与保障 灾害发生后应尽快统计肉牛养殖场内现有可使用饲草料,对未遭水泡的精饲料及时转移到库房较高处(可以在库房地面用木架、板砖等搭建底座)避免二次受潮。凡发霉变质的草料一律废弃,浸水轻而无发霉草料可挑出及时晾晒。尽快协调饲草料采购、储运,确保饲草料供给充足。 3、舍饲牛的健康高效养殖 结合肉牛的生长阶段以及饲草料的供给情况,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犊牛重在瘤胃和骨骼发育、防腹泻,饲料仍以优质粗饲料为主,精补料可添加活性酵母细胞壁等微生态制剂,每天控制精补料饲喂量在1 kg左右。肉牛架子牛精粗比为40:60,日增重达1.2 kg;育肥牛精粗比为65:35,外血牛日增重1.3~1.5 kg左右,地方牛日增重0.8-1kg左右。 牦牛架子牛精粗比为30:70,日增重达0.6~0.8 kg;牦牛育肥期精粗比为60:40,日增重1kg左右。饲喂中精补料应由少到多,添加食盐诱食,逐渐增加,7~10天后,定量、定时、定人、定槽喂养,自由采食,保障水源充足和清洁卫生,保持圈舍通风透光、干燥干净卫生。 4、放牧肉牛、牦牛的牛群增产增收 (1)对牛群转移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了解,检查牛只健康状况,并进行定期的检疫与免疫、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与传播,病死牛只及时报告当地主管部门,做好无害化处理。 (2)采用“放牧+有效补饲”的饲养管理方式。利用好牧场资源,分别划区轮牧,根据牧场牧草的情况,重在归牧后的精补料、糖蜜舔砖等补给。同时根据牧场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及时调整畜群结构,补饲精补料标准为:1~1.5周岁为不低于0.2kg,2~2.5周岁为0.5kg,3周岁以上进入育肥阶段,补饲不低于1kg,对于抓秋膘育肥的牛,宜采用牧养结合错峰出栏,促进增产增收。 |
上一篇:犬咬伤诊疗规范(2021年版)
下一篇:种用动物健康标准(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