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兽医

中国防控非洲猪瘟的科学实践

日期:04-13 作者:佚名- 小 + 大

“在中国,预防、控制与净化非洲猪瘟是可以成功的。”近日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闫之春表示,生产临床实践证明,非洲猪瘟防控是否成功,取决于对非洲猪瘟病毒本身、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的正确认知,以及是否采取有针对性的正确措施。

一、信号猪过了21天潜伏期可认为已经安全

闫之春介绍,在临床上观察到,我国流行的ASFV毒株,致死率很高。易感猪接触到致病毒株,通常在3~7天内即可观察到临床症状。如果没有任何隔离措施,中国株死亡率90%以上。发烧、出血仍然是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观察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旦出现有出血发热症状,说明已经感染数天,对有症状的病猪应尽快无出血处死、封装运出处置。这时猪群内可能已存在大量已经感染但还未出现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期的猪只。

有观点认为母猪或某些日龄、繁殖状态的亚群,比较容易感染非洲猪瘟。闫之春表示,临床观察发现,任何猪都是易感动物。我国流行的ASFV毒株,可以感染并致死任何生长阶段、任何繁殖期的猪只。出现临床症状、发病率的差异,不能简单归结于猪的差异,要综合分析感染源、栏舍类型,分析接触强度、频次,以更准确的识别出可能的感染途径,用于预防。

对于非洲猪瘟病的潜伏期,他分析,我国流行的ASFV毒株,从接触病毒至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不会超过7天,与东欧国家对ASF病毒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对潜伏期的认知,对追溯感染源、感染途径有重要意义;对复产也有指导意义,只要信号猪充分接触风险环境,过了2-3个潜伏期即21天后,如果未出现临床症状,完全可以认为已经安全。

二、降低病毒量,避免反复使用相同针头

闫之春认为,非洲猪瘟对某个猪群的影响是可以通过群体流行病学的科学知识来进行系统分析、界定的。尤其适合于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病毒对群体的影响,更加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要关注某项可能带毒的生物安全风险事件,虽然病毒含量低,但是单位时间内很多猪、反复接触就有风险存在。比如饲料中含有极低病毒量,但因为是每天饲喂,只需百万分之2的感染率就有可能让猪只得病。所以应減少人员串栋、串栏、工具流动,不一定杜绝沒有病毒,但是降低病毒载量就有效。

感染非洲猪瘟后在猪群内还没传播开来,应该避免反复使用相同的工具、针头、徒手操作,减少每栏头数、每条饲槽水槽的头数。2019版猪病学中提到,ASFV在pH值4–10下,在无血清培养基中保持稳定,;但pH值低于4或者高于11.5,病毒几分钟内就会被灭活。非洲猪瘟病毒仅在活着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才能大量复制,因此,血液仍是最重要的病毒复制载体,不用相同的针头很重要,避免血液传播。

三、加强猪只及环境采样及时发现传染源

“非洲猪瘟可以在群内传播,但场间、场内、舍内、群内病毒传播非常慢。”闫之春表示,早发现、早剔除,完全可以实现阻断新感染、阻断群内传播。猪场之间,甚至同舍猪群内,空气传播ASFV的几率很低。这也是我们能实现定点扑杀,全群净化的理论基础。对于ASFV舍内跨栏传播,除了直接口鼻接触外,更可能是较大尘粒、飞沫的物理携带。意味着舍内防尘、除尘,对降低传播程度,有实际意义。同时也给发病群早期诊断、精准扑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确认可以携带ASFV的载体传染源有猪肉、饲料、衣物鞋、尘粒、病猪。蚊蝇、粉尘携带病毒已经得到试验验证,东北、广西的田间试验,均已在苍蝇上检出,因此,除尘、防蚊蝇的空气过滤是有意义的。

在饲料是否带毒方面,行业曾经有过争论,但是实际生产中已多次检出。如何预防饲料带毒?高温制粒是否能杀死非洲猪瘟病毒?他表示,85度3分钟是可以杀灭饲料中的非洲猪瘟病毒的。而国外早年使用猪肉的实验证明,在猪肉加工时,只要超过85度,几乎可立即灭活。

在实践中,闫之春指出,快速qPCR方法,可以大量检测进入猪场的风险载体,及时发现污染源。为早发现、早剔除,阻止群内传播、防止病毒进入场内提供了可能。大大帮助了我国大型企业ASF的预防和控制。

非洲猪瘟发生以后,行业中出现了很多“神药”,宣称可以防控非洲猪瘟,闫之春表示,目前,尚未发现有可信的使用阴阳性对照组、多个重复组的试验,证明任何口服、注射药物能阻止感染群内病毒传播、减缓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因此,投资这类药物并无意义。

上一篇:非瘟肆虐的当下如何控制蓝耳的发生?

下一篇:哈兽研解析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蛋白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新机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