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产方面,一是种植成本高、比较效益偏低、扩大种植面积难。与玉米、水稻等作物相比,尤其是受巨量进口大豆低价冲击,大豆比较效益偏低,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受挫。二是大豆种植规模零散、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我国大豆生产主要是千家万户小规模种植,良种化程度不高、植保措施不强、机械化程度也不高,加上科研投入不足,大豆单产水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三是受低价进口大豆挤压,国产大豆受抑制效应显著。目前,国产大豆入厂价格约为6500元/吨,进口大豆完税后的进口到岸价格约为5000元/吨,明显低于国产大豆价格,不仅削弱了国内支持发展大豆生产的政策效果,而且推高了发展大豆产业的政策成本。 大豆贸易方面,一是对外依存度高且短期内难改变。1995年以来我国大豆消费量快速增长,进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未来10年进口量增速或放缓,但高度依赖进口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二是高度依赖进口的潜在风险加大。我国大豆税水平较低(3%),通过税调节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的空间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大豆自给率不到15%,大豆及其制品市场很大一部分为外资掌控,给国内市场和产业稳定发展带来挑战。三是进口来源集中度依然很高。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国经历了由美国主导向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相互竞争的格局变化,从上述三国进口大豆占进口大豆总量的95%。四是大豆流通能力外控,产业链供应链易受突发事件影响。美国ADM、邦吉与法国路易达孚等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大豆行业90%的贸易量,在美国、巴西等大豆主产国,均建有完善的生产、收储、加工和服务于国际贸易的物流体系,控制着全球范围内主要大豆货源。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方,总体市场掌控能力不容乐观。另外,2004年以来外资大量进入我国大豆压榨和加工行业,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逐步强化大豆采购主导力量,采购权占据主导地位。 结合我国大豆生产和进口情况,中长期看大豆不可能实现基本自给,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大豆产业的特殊性,应加快推进大豆产业振兴。对比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稳定大豆生产,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任务,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体现了我国发展大豆产业的政策连续性,也明确了发展大豆生产的针对性举措。围绕提升大豆产量的面积和单产两个决定因素,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保持发展大豆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根据“扩面、增产、提质、绿色”的目标,实施区域化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大豆产业振兴,切忌反复。加快发展大豆产业,既要加快提高大豆产量也要注重提升品质,既要发展高蛋白大豆又要兼顾高油需求,既要着力稳定提升大豆产能又要保持适度进口还要考虑适当出口,确保我国大豆生产、贸易、供需的有效衔接,确保大豆市场稳定。 第二,调结构、扩面积、保产能。要抓紧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一方面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另一方面,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积极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恢复大豆种植面积,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此外,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基于满足基本需要和实际可能出发,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近期可达到1.5亿亩以上,2022年总产达到并超过2000万吨(平均亩产135公斤左右),大豆自给率超过20%。到2025年,在持续稳定1.5亿亩以上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主要依靠提高单产水平把国产大豆稳步提高到2300万吨以上,进一步增加大豆自给率。 第三,科技先行、突出创新,强化支撑、内生发展。一是加快优质高产大豆品种选育,提升单产水平,缩小与世界大豆主产国单产差距,到2025年力争达到并超过150公斤/亩。主要是加大大豆科研投入,改善科研条件,促进联合攻关,注重成果应用,兑现大豆良种选育后奖励政策。二是通过大豆产业合作的组织创新,实现专业化种植、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提高大豆产业链价值链的内生增值效应,增加豆农收入。三是强化合规补贴,合理保障豆农收益。充分利用WTO农业规则,给予豆农和大豆产业发展更多补贴,在稳定生产者补贴的基础上,对大豆生产服务补贴、大豆良种补贴,同时落实大豆全成本保险及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和生产大县全覆盖,充分调动豆农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第四,多渠道拓宽大豆供应来源。在巩固和改善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进口来源稳定性的同时,积极推进战略性农业国际合作,多方增加进口大豆,务实稳步推动农业走出去,促进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进口渠道,推进大豆进口市场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