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痘是一种急性、高接触性传染病,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主要病症为皮肤出现痘疹,喉咙、口腔及食道黏膜发生病变。该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严重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近些年,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饲养规模和密度的加大,鸡痘的发病率逐年增长。鸡群一旦感染该病,便会造成其生长缓慢或停滞,体型消瘦,蛋鸡产蛋率下降,若处理不及时,易发生继发性感染,造成大量的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养殖人员需提高重视,防止该疫病的发生。笔者结合近些年对本地鸡痘的诊治经验,总结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治措施,旨在为养殖户对该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体 是鸡痘病毒,呈砖形,是一种DNA病毒,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该病毒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干燥的痂皮中可存活6~8个月,在-15℃的环境下仍保持着感染力。另外,该病毒特别耐干燥,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下阳光直射存活数周;常见的消毒剂,如10%的冰醋酸、1%的升汞溶液等,可在5~10 min内将其杀死消灭。 1.2 易感动物 鸡是该病的易感群体,任何品种、任何年龄的鸡群都能感染,其中以雏鸡最易感,发病率在30%~80%,死亡率在5%~30%;肉鸡比蛋鸡更易感染。 1.3 传播途径 病鸡和带毒鸡是直接的传染源,其丘疹、脓疱、脱落的痘痂、排出的粪便或飞沫等都携带本病毒。若健康鸡与其接触,可通过受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感染。此外,该病毒还可通过媒介进行传播,如蚊仔、苍蝇以及寄生虫等。其中蚊子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吸取病鸡血液后可连续携带病毒几个月,若其他的健康鸡被叮咬便可能会感染。 1.4 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于蚊子较多的夏秋季。一旦鸡只感染,通常1个月后可恢复;但若处理不及时,便会蔓延至整个鸡群,出现继发性感染,增加死淘率。鸡舍环境潮湿阴暗、不通风、饲养不当、营养不均衡,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感染。 2 临床症状 2.1 皮肤型 病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在鸡冠、喙角、眼睑、肉髯、鼻翼、羽翼下、泄殖腔周围、腹部及腿等无毛或毛稀少的区域出现灰色小结节,之后结节逐渐变大,与附近结节相互融合,慢慢形成棕褐色干燥、粗糙的大结痂,明显突出于皮肤表面。若发生在鸡眼部位置,病鸡会出现流泪、怕光,甚至眼睑黏连或失明。皮肤型的症状一般较轻,不会表现出全身性症状,在3~4周后痂皮脱落,留灰白色的平滑疤痕。蛋鸡感染后,会造成产蛋率下降或停产。 2.2 白喉型 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出现鼻炎症状,鼻子流黄色脓性液体;2~3 d后,病鸡的口腔、咽喉、食道、气管等部位黏膜出现病灶,黏膜表面出现黄白色的小结节,逐渐增大,相互融合,坏死的黏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黄白色干酪样假膜,覆盖在黏膜表面,假膜不断增厚扩大,阻塞咽喉气管,造成呼吸困难,发出怪叫声,而后窒息而亡,死亡率可达50%。 2.3 混合型 混合型的病鸡同时表现皮肤型和白喉型的症状。有的还会出现败血症。 3 防治措施 3.1 疫苗接种 对该病的预防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接种疫苗。常用的疫苗为鸡痘弱毒疫苗,接种程序如下:采用针刺法,在鸡翅膀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的雏鸡需稀释200倍,20日龄以上的需稀释100倍,30日龄以上的需稀释50倍,分别在20~35日龄、90~110日龄各接种1针疫苗;经过3~4 d,可见鸡刺种部位略微变得红肿,出现水疱、丘疹,说明接种成功,接着形成结痂,经过2~3周即可脱落。 |
上一篇:养鸭场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下一篇:禽腺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