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草畜矛盾依然存在,核心产能受到限制。南方地区受到气候地理条件限制,农区耕地有限,百姓普遍把连片好地用于发展林果和经济作物,饲草用地则存在地块分散、碎片化程度高、地形地貌复杂、宜机操作性低的问题,导致饲草产量、质量不稳定,收储运成本高。近年来,随着草食家畜养殖数量增加,饲草缺口进一步增大。产业处于外购饲草料成本过高,本区域良种群体覆盖率低,品相好的犊牛、羔羊价格持续高位的困境。 同时,草食牲畜产业链条还不完善,龙头企业与养殖主体之间仍然是买卖关系,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关系或利益共同体。而近年来,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业人口老龄化等影响下,农村传统散养户持续退出,新型养殖主体跟进有限,草牧业种养殖主体萎缩,产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 另外,草牧业用地融资难度大,服务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等保障系统尚不健全。各地土地类型划分和相应管理政策的尺度、标准不一致,增加了饲草料库(棚)、牲畜圈舍用地的不确定性等。 鼓励推进人工饲草产业发展 蒋小松建议,加快发展南方丘陵山区草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提升饲草料保障能力。可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推进人工饲草产业发展。在土地相对平整、适宜机械化操作的连片区域种植优质饲草,在地形复杂、土地碎片化严重区域、秸秆资源丰富的区域鼓励以草定畜。建立收储运中心,优化配送体系,取消饲草料运输高速收费等。加强良种母畜的培育力度,恢复良种母畜补贴,大力推行良种登记,强化选种选配工作。 同时,要构建多方共盈联结机制。支持“公司+农户”的新型草食牲畜养殖模式,支持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以资金入股、共建联建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引导屠宰加工企业向养殖集中区域转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单元化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方式。 蒋小松还建议,要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为返乡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制定激励政策,对返乡农民工的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提供保障,形成“人才回引、智力回归、资金回流”的局面。 此外,要聚焦用地金融支持。建议草食牲畜养殖的生产设施和辅助设施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可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要占补平衡;对重污染耕地,在国家批准的规模和范围内,落实退耕还草。加强金融保险机构与种养殖企业的合作,在企业增信、信贷资金投向、投量、期限、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大保费补贴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