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牛病毒性腹泻(BV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引起的外来传染病,近几年随着国内牛只频繁调运,导致国内大部分牧场存在不同程度感染。牛病毒性腹泻对牛的生长、繁育和产奶量影响较大,患病牛主要表现为消化道黏膜溃烂、坏死、胃肠道炎症及腹泻等症状。如果防治不当,就会对牧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病原、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帮助牧场进行科学防控,减少养殖业经济损失。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奶牛和种公牛,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带入中国。目前,我国大部分牧场存在不同程度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研究发现,对未注射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的5 个牧场进行抗体检测发现,5个牧场抗体阳性率均超过80%。病毒可在牛群中水平传播,水平传播过程中大部分牛因为机体免疫功能健全产生抗体,成为一过性感染牛,但病毒也会造成垂直传播,当怀孕母牛在妊娠期30~120d 感染病毒时,病毒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胎儿因持续感染,大部分会流产死亡,少部分会存活,把这部分幸存的牛只称为持续感染牛,持续感染牛在母体中被感染时免疫系统不完善,不产生特异性抗体,也不会抑制病毒繁殖,因此持续感染牛抗体检测阴性,但终身带毒并向外界环境排放,是牛群中最危险的传染源。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牛只会有腹泻、肺炎、产奶量下降等症状。同时妊娠牛感染会出现繁殖疾病,如果配种前后母牛被感染,感染母牛子宫会出现不同程度炎症,导致受胎率降低,个别牛只出现不孕,怀孕过程中感染本病,会导致胎儿早流产,本病也会导致产犊间隔、空怀天数延长。部分持续感染牛牛会表现为生长缓慢(僵牛),体重、体高低于正常牛只,大多持续感染牛会在18~24 个月内死亡或淘汰。 1、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RNA 的病毒,呈球形,能够耐高温,但在温度达到50℃以上就可杀死该病毒,该病的潜伏期周期长,最长可达两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两个基因型,即BVDV-1 型和BVDV-2型,BVDV-1型全球均有分布,BVDV-2型目前仅在美国分布。与BVDV-1型相比,BVDV-2型对牛的影响更大。该病毒能够在睾丸细胞和胎肾细胞中生长并繁殖,一般不会发生细胞病变。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能够传染牛、羊、猪、鹿及小袋鼠。犊牛在6~18 月龄最容易感染,在春、冬季节比较多发,发病率也比较高,可达50%,死亡率可达到90% 以上。 2、临床症状 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首次发生该疫病一般为急性,发生过疫病后一般为慢性。潜伏期一般为1~2 周。急性型多见于幼犊(1.5岁以下的青年牛)。表现高热(40℃以上),持续4~7d 后逐渐下降,体温又逐渐升高,白细胞数量减少,持续1~6d 白细胞数量又增多,随后又减少。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佳,腹泻,呈水样,粪带恶臭,含有黏液或血液。大量流涎、流泪,口腔黏膜和鼻黏膜糜烂或溃疡,舌头坏死,并伴有结膜炎症状。患病后期,蹄部、皮肤溃烂,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死亡。血液及体液分泌物中均带有该病毒,患病公牛携带该病毒,其精液会污染母牛子宫,可导致母牛不孕或孕牛流产等问题。急性型后期可转为慢性型病毒性腹泻。慢性病毒性腹泻,较少见,持续时间较长,病程2~6 个月,有的长达1年。 病畜消瘦,呈持续或间歇性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带血或黏膜。鼻镜糜烂,但口腔内很少有糜烂。蹄叶发炎及趾问皮肤糜烂坏死,致使病畜跛行。很少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体温轻微波动,发病后期眼角脓性分泌物增多,口腔组织少量糜烂,消瘦,脱水等症状。妊娠母牛患病会出现流产、产死胎和畸形胎等症状,严重影响母牛生殖能力。患病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病牛可因重度脱水,导致数月后死亡。牛感染慢性病毒性腹泻,康复后一段时间内会向外排出具有活性的病毒,因此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该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病牛的血液、粪便、尿液、乳汁中均有存在;当然病牛采食过的饲草、水槽都可能存在。一旦发现有该病毒,必须及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主要传染源为病牛,能够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胎盘垂直传播。当病毒在进入牛体后,牛就会出现病毒血症,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大多死于病后2~6 个月内。 3、治疗 目前,我国对于牛病毒性腹泻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减轻症状,降低死亡率为主。若出现牛病毒性腹泻,首先及时隔离,以防影响健康牛群,然后在进行治疗。对于病牛可采取中兽医疗法,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中药,每日两次,一般7d 就会有好转。病情较轻的牛口服磺胺咪、苏打粉及乳酶生混合液,3次/d,一般7d 就会有好的效果。对于病情严重的牛选用9%的氯化钠和5%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 |
上一篇:犊牛白痢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下一篇:牛瘤胃碱中毒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