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追溯管理 完善产地农产品追溯体系,推进农产品追溯信息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并向市场流通和消费端延伸。 发挥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作用,推动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农产品追溯先行先试。优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功能,推广信息化追溯技术,总结典型追溯模式,培育选树追溯标杆企业。 加强部门协作,推动追溯标准统一、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构建全程追溯机制。 (五)构建农产品“三品一标”新机制 推动出台指导意见,按照新阶段农产品“三品一标”的新内涵新要求,明确通过发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探索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新机制。 以规范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为重点,引导第三方认证机构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措施落实,强化对获证主体的“他律”。通过扩大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覆盖面,提高社会认可度,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强化“自律”。 打造一批农产品“三品一标” 引领质量提升的发展典型,推动形成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专栏 5: 农产品“三品一标”提升行动 1.提升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供给能力。 再认证登记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2.2万个800,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50 1000 50100099% 。 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个,有机农产品基地 个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园区 个,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持续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 支持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 命名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基地 个,发布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影响力报告,开展特征品质评价,打造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样板,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 3.提升承诺达标合格证实施水平。 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控自检大培训,每年每个开证主体至少培训 1 次,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要求。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与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产品带证销售。 4.提升农产品“三品一标”认知度和影响力。 推进主体承诺达标、质量认证、监测监管、信用管理、追溯管理、品质评价等协同实施,打造100 个农产品“三品一标”引领质量提升的发展典型。 (六)推动社会共治 支持各类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各地建立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问题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社会组织的优势,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自律、提升能力,鼓励各地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参与法规政策宣贯、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绩效评价、问题隐患排查等工作。 探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在事前风险预防、事中风险控制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七、强化支撑保障 (一)健全法律制度 加快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适时出台相关配套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各方责任, 健全源头治理、风险防范、全程控制、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进一步提升检打联动效率,加大联合惩戒力度。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培训,引导广大生产者、经营者、监管者尽快熟悉法律新规定、新要求,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二)强化体系队伍 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壮大乡镇监管员、村级协管员、企业内控员和社会监督员队伍。 制定出台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大纲,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充实基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发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作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稳定检验检测体系队伍,健全以部级检测机构为龙头,省级检测机构为骨干,市县检测机构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强化基层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加大对标准化技能型人才培养使用。 瞄准国际前沿和监管实践需要,打造一支专业过硬、对接国际、布局合理的风险评估技术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