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品种肉种鸭群从26周龄开始产蛋率达到5%, 正式达到开产的水平。在饲养管理良好的情况下, 母鸭一般在28~30周龄产蛋率达到15%, 33~35周龄产蛋率达到90%或90%以上, 进入产蛋高峰期。进入产蛋期的母鸭代谢旺盛, 觅食能力强;性情温顺, 不到处乱跑乱叫。此时的饲养管理目的是根据其生理特点, 提供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和营养水平以获得较高的产蛋率。 1 加强饲养管理 1.1 设置产蛋箱 每个产蛋箱尺寸为40cm长, 40cm高, 30cm宽, 每个产蛋箱供4只母鸭产蛋, 可以用5~6个产蛋箱连在一起组成一列。产蛋箱底部铺上干燥柔软的垫料, 垫料至少每周更换2次, 越清洁则蛋越干净, 孵化率越高。产蛋箱一般在22周龄放入鸭舍, 在舍内四周摆放均匀, 位置不可随意更改。 1.2 温湿度 鸭虽耐寒, 但也要为之创造保温条件, 使其冬天舍内不低于0℃, 夏天不高于25℃, 再高就放水洗浴或进行淋浴。舍内地面的垫料要保持干燥。当最低温度达到5℃时, 要做好防寒。在最高温度达32℃时, 要做好防暑。 1.3 饲养密度 种鸭的饲养密度小于肉鸭, 一般每平方米2~3只。如果有户外运动场, 舍内饲养密度可以加大到3.5~4只。户外运动场的面积一般为舍内面积的2~2.5倍。另外, 鸭群的规模也不宜过大。一般每群以240只为宜, 其中公鸭40只, 母鸭200只。 1.4 光照管理每日提供16~17h光照, 时间固定, 不可随意更改, 否则严重影响产蛋。 1.5 种蛋收集 及时将产蛋箱外的蛋收走, 不要长时间留在箱外, 被污染的蛋不宜作种用。鸭习惯于凌晨3~4时产蛋, 早晨应尽早收集种蛋。初产母鸭可在早上5时捡蛋。饲养管理正常时, 通常母鸭在7时以前产完蛋, 而产蛋后期产蛋时间可能集中在6~8时。应根据不同的产蛋时间固定每天早晨收集种蛋的时间。迟产的蛋也应及时被捡走, 若迟产蛋数量超过总蛋数5%, 则应检查饲养管理制度是否正常。收集的种蛋尽快放入熏蒸消毒柜中消毒, 并转入蛋库贮存。种蛋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15d后应进行孵化。 1.6 种公鸭的管理 公母鸭配种比例为1∶4, 有条件的可按1∶5或1∶7的比例混养。公鸭过少, 精液质量不均衡;若公鸭过多也不好, 会引起争配, 使受精率降低。大型肉鸭正常阴茎一般长9~10mm, 应淘汰阴茎发育不良或阴茎过短的公鸭。对性成熟的种鸭还可进行精液品质鉴定, 不合格的给予淘汰。 2 保证营养需求 进入产蛋期以后, 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各个阶段都高, 除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外, 更需要大量由于产蛋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饲料的代谢能可控制在10.88~11.30MJ/kg, 可满足维持体重和产蛋的需要。但日粮蛋白质水平应分阶段进行控制。产蛋初期 (产蛋率50%前) 日粮蛋白质水平一般为19.5%即可满足产蛋的需要;进入产蛋高峰期 (产蛋率50%以上至淘汰) 时, 日粮蛋白质水平应增加到20%~21%;同时, 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含量以及钙、磷之间的比例。 2.1 产蛋初期 种鸭产蛋初期饲料喂量的增加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母鸭在22周龄开始产蛋, 产蛋后应根据公母鸭的体重情况, 按每只鸭每周5~10g的幅度增加供料量, 以促使鸭群尽早达到5%的产蛋率。 2.2 产蛋前期 在产蛋前期 (产蛋上升期) , 喂料量应迅速增加, 以诱导鸭群尽早达到产蛋高峰期。在产蛋高峰到来前2~3周要使喂料量达到最大值, 若推迟增加喂料量, 常会使产蛋量损失2%~3%。此时可采取试探性加料法, 每只鸭增加5%~10%的饲料, 连喂4d后观察产蛋率的变化, 若产蛋率提高, 则按增加的饲料量喂下去;若产蛋率没有变化, 马上恢复到原来的喂料量。 |
上一篇:冬季检验鸡舍通风量的小技巧
下一篇:冬季肉鸡养殖问题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