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仅临床送检病料达9000份,临床发病主要为3大方面:呼吸道类发病、肝脏类发病及免疫抑制类发病。全年4、11、12月份检测量较多,表明该时期临床发病量较多,临床发病见图1。(1、2月份跨年、疫情原因,送检量较少)
其中可导致呼吸道类发病病原(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副鸡嗜血杆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偏肺病毒、鸟疫杆菌等)检测量占比50%;可导致肝脏类发病病原(腺病毒、禽戊型肝炎、沙门氏杆菌、弯曲弧菌、巴氏杆菌等)检测量占比41%;可导致免疫抑制类相关疾病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贫血病毒、白血病病毒等)检测量占比9%。见图2。
一、呼吸道类疾病临床发病及检测情况 1. 传统多发病(H9、NDV、IBV) 温和型流感H9做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后多会继发其它病毒病、细菌病等,给养殖业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和损失,被认为“发病之首”,因此临床毒株跟踪很关键,只有疫苗毒株与临床毒株相匹配,才能得到有效防控; 近两年发病有上升趋势的“温和型新城疫”(NDV),同样也是防控重点,温和型临床症状发病后,多数伴有肠道损伤,是饲料转化率差的原因之一,同时影响后期增重,养殖成本增加; 传染性支气管炎(IB)发病在这两年中也有增加趋势,可能与环境中存在多个临床亚型有关,且临床上病毒如果重组后,更难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