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控要点 4.1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和空气传播,猪只要合理分群,不同日龄的猪只不能混养在一起,尽量减少猪只混群和转栏的次数。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群,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育肥猪一般每头占0.8~1m2、10~25头为一群,猪群做到全进全出。要多注意早晚温度变化,特别是做好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并保持良好的通风。要保证饲料质量,供给全价饲料,提高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水平,每天定时供给清洁、足够的饮用水。对于断奶仔猪,要添加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和低聚寡糖等容易吸收的物质,提高采食量,克服断奶中的应激。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切实增强猪群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4.2 完善生物安全体系,严防细菌病原侵袭 猪场要结合实际制定消毒程序,执行定期消毒制度,按时对猪舍内外进行消毒。猪舍1周消毒1~2次,并不断更换各类消毒剂,每月更换2次左右,以防止病原对消毒剂产生耐药性。同时,工作人员出入猪场要严格消毒,坚决杜绝外来人员随意出入,防止外来疾病传入猪场。通过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有效控制病原体传入或传播,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 4.3 做好疫苗免疫,增强猪群特异性免疫力 猪一旦感染猪伪狂犬病、猪蓝耳病、猪萎缩性鼻炎、猪气喘病等疾病,常常引发呼吸道疾病。为此,要做好猪群的疫苗免疫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通过合理的疫苗接种免疫,增加猪只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率。重点免疫母猪,仔猪则通过母源抗体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需注意,两种病毒性弱毒疫苗接种间隔时间要在7d以上,避免产生免疫干扰作用。 4.4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实施对症预防或治疗,对于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猪群,适时用药,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支原净、金霉素、土霉素等药物,连续饲喂7~12d,切实增强猪机体的抵抗力。对于表现临床症状的猪只,要合理进行药物对症治疗,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灭病原。有的呼吸道疾病常常是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要进行综合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加强联合用药,对于危重病猪,可灵活选用镇咳、退烧、平喘、祛痰的中西药物,必要时及时补充强心药。根据症状的变化调换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和僵猪,要及时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彻底进行圈舍消毒,以防止疫病传播。 4.5 定期驱虫,预防寄生虫病发生 定期进行驱虫,可提高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选用高效、广谱、安全,同时能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合理选择驱虫时间,仔猪在42-5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一周后再驱虫一次;妊娠母猪在产前15d进行驱虫,生长育肥猪在4月龄时驱虫,种公猪每半年驱虫一次,对于引进的种猪应及时进行驱虫。猪群驱虫后,及时收集其粪便进行发酵或焚烧或深埋处理,严防猪吃了虫卵和虫体而又重新感染。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螂等工作,消灭中间宿主,在猪场内严禁饲养猫、狗等动物,减少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率。 4.6 施行人工授精技术,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 全面施行猪人工授精技术,能减少公猪和种母猪接触的机会,防止猪生殖系统疾病及一些传染病的传播,并节约种猪成本,提高猪群质量。同时,坚持每半年抽血样进行血清学监测,若发现野毒感染、血清学阳性的猪只,及时隔离淘汰,保持猪群无野毒感染,以逐步净化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疫病,培育优质健康猪群,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
上一篇:冬季猪呼吸道病的综合防治
下一篇:养猪防病技术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