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啄癖 采用塑料大棚养鸡,如果不加强环境控制,鸡极易出现啄肛、啄趾、啄羽等现象。早春、晚秋、冬季为了棚舍保温,塑料大棚封闭很严,通风不畅,棚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破坏了鸡的生理平衡,鸡烦躁不安而互啄。 另外,在晴朗的中午,光线过强,也会造成啄癖。棚内地面卫生差,污泥积水若不及时清除,粘污羽毛,可造成互啄现象,饲养密度过高也易引起互相啄食。一旦形成恶癖,很难制止,必须严加预防。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一般3 周龄前按25 只/ 平方米,3 周龄后15~20 只/平方米饲养比较适宜,注意将鸡群大小、强弱分开饲养。 棚舍光照度过高时,要采取遮阳措施加以调节。注意保持环境卫生,降低有害气体含量,随时清除舍内积水和污物,对已患有异食癖的鸡应隔离单独饲养,对已被啄伤的鸡,其伤口可用鱼石脂、磺胺软膏、龙胆紫、碘酊等药物进行消毒治疗。 2、慢性呼吸道疾病 由鸡败血支原体(霉形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特征为病鸡咳嗽,鼻窦肿胀,流鼻液,气喘并有呼吸锣音,幼鸡生长发育不良,母鸡产蛋减少,疾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可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常并发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传染病而致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此外,虽然有多种高效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很难根治,容易复发,往往整个饲养期病情都处于时隐时现,时轻时重的状态,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大棚养鸡空间小,透气性差,湿度大,加之肉鸡重量大,排粪多,为了保温,薄膜关闭,水蒸气难以扩散到外界。夜间、阴天,特别是温度低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处于饱和状态。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鸡显得躁,呼吸困难,张口喘息。同时,病原微生物大量孳生繁殖,侵袭机体,加之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等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鸡极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 因此,选择高燥地势,保持棚舍干燥通风,棚顶设可关闭的天窗,后墙留通风孔,且常铺干沙。 3、氨气中毒 轻则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和生产,严重的会导致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中毒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鸡冠发紫,口腔黏膜、结膜充血,部分眼睑水肿或角膜浑浊,临死前抽搐、麻痹。剖检可见血液稀而色淡,气管内充血,肺淤血、水肿,心包积液,脾稍肿,肾灰白变性,肺肿大变脆。发现中毒,应立即打开天窗、通风口,加强通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时用抗菌素治疗。中毒不明显的病鸡用1∶3 000 硫酸铜溶液饮水或拌料,连用3 个月。平时要定期清除粪便,保持棚舍通风。 4、感冒 塑料大棚内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和鸡体本身散发的生物热,加之大棚本身的保温效应“,在春、秋、冬季,白天塑料大棚完全可以满足鸡体对温度的需要(18℃以上)。但是到了晚间由于没有太阳光的辐射,棚温下降,特别是深冬、早春、晚秋棚内昼夜温差达10~15℃,如果不采取保温措施,昼夜温差大,鸡体或冷或热极易感冒。冬季气温较低,不利于养鸡。因此,要采取措施防寒保温,使室内温度不低于3℃。适当增加饲养密度,煤炉管道送温,修缮鸡舍门窗和屋顶,墙壁要粉刷和堵缝,防止漏雨和贼风入舍,大风和降温天气关好门窗。 鸡舍内过度潮湿,细菌和寄生虫会加快繁殖。冬季既要防止鸡感冒,又要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地面养鸡,2 星期左右换垫料1 次。更换或维修漏水水槽,给水时不能太满。及时清除鸡粪,减少地面冲洗次数。天晴时打开门窗换气,以降低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早晚补充光照,保持光照时间14~17 小时,每4 平方米鸡舍装1 个离地2 米,有反射罩的40 瓦白炽灯即可。适当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加大饼粕、鱼粉、玉米、细糠的配比。保持环境安静,饲养员进鸡舍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动作要轻,定时进行喂料,清扫工作,鸡舍周围尽量不产生噪声。 注意饮水,最好给温水,在水中添加维生素E 和维生素C。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小苏打,蛋鸡料加5%~6%,肉鸡料加0.5~0.8%。空舍期间打扫卫生并消毒3~5 次,实现全进全出”饲养制度。按程序抓好预防,特别是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疫苗注射。 |
上一篇:鸡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
下一篇:鸡肾病的病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