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养动物病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流行及防治

日期:12-28 作者:姜秀云- 小 + 大

摘要:水貂病毒性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水貂均能感染,但幼龄水貂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水貂。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小病毒,水貂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的急性、热性和肠炎等症状,主要为胃肠黏膜出现炎性病变,水貂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为临床症状。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以期降低水貂病毒性肠炎发病率,促进水貂养殖业健康发展。

水貂皮质柔软,是制作高档裘皮的主要原料,水貂皮毛价格昂贵,素有“软黄金”之称,因此,水貂养殖具有广阔的经济价值。水貂病毒性肠炎是水貂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病于每年7—10月,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原微生物为细小病毒,水貂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的急性、热性和肠炎等症状,主要为胃肠黏膜出现炎性病变,水貂体内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为临床症状。水貂年龄越小,其发病率越高,幼貂和成年貂的发病率分别为55%和30%左右。水貂病毒性肠炎具有感染性强,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水貂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养殖户必须重视和防治水貂病毒性肠炎。由于水貂肠炎病毒可感染不同品种和年龄水貂,养殖户防疫过程中必须控制好传染源,最大程度降低水貂病毒性肠炎的危害。

1 病原特征

该病致病原为细小病毒,是一种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耐受力的病毒,属细小病毒属成员之一,且该病原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具有相似性。该病毒首先对温度具有一定的耐受力,65℃ 30min无法灭活,在0℃以下环境可存活1年之久,且病毒毒力不减,在潮湿污染的水貂笼内,细小病毒毒力可维持1年。该病原不仅耐受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还对胆汁、胰蛋白酶等具有较强的耐受力。但该细小病毒不耐0.2%~0.3%过氧乙酸溶液、0.5%~2%甲醛溶液和4%氢氧化钠溶液,病毒在2%氢氧化钠溶液25℃,12h即可杀灭病毒,病毒不耐煮沸。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水貂病毒性肠炎可感染水貂、家犬、家猫、熊猫、老虎、狮子、猎豹等哺乳动物,以貂科、犬科、猫科、鼬科等动物易感性高,不同品种年龄水貂均可感染,年龄越小易感性越高,幼龄水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最高的。

2.2 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阴性带毒动物均为水貂病毒性肠炎的传染源。本病呈地方性暴发。病貂是主要的传染源,耐过貂可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力,但至少带毒排毒1年以上,由直接或间接接触,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2.3 传播途径

水貂病毒性肠炎病原可通过发病动物唾液和精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尿液和粪便等排泄物也带毒。健康水貂接触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笼舍也可感染消化道,进而发病。除此之外,空气也可传播病毒感染健康水貂呼吸道感染病毒。鸟类和老鼠也可机械传播水貂病毒性肠炎病原。

2.4 流行特点

水貂病毒性肠炎全年均可发病,夏季发病率高于其他季节。貂群一旦被污染,如不采取措施,会引起地方性、周期性流行,通常会在翌年分窝前后的幼貂群中再次发生。

3 临床症状

3.1 超急性型

超急性型水貂病毒性肠炎病程为1d,病貂未出现腹泻症状,但体温突然升高,症状还未明显就病发死亡。

3.2 急性型

水貂病毒性肠炎的潜伏期短,一般为4~10d,水貂发病后,喜饮,体温升高,最高可至41℃,大多数病貂会出现腹泻症状,粪便稀薄,夹杂着黏性血液或脱落的肠黏膜等,发病初期粪便颜色为乳白色,后期呈粉红色,幼仔水貂粪便呈黏稠条状,病貂粪便颜色主要和肠道黏膜受损情况有关。若病貂发病后长期萎靡,食欲不振,一般在7d内就会死亡。

上一篇:兔氟苯尼考中毒的诊治

下一篇:鹌鹑溃疡性肠炎的诊治(2)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