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奶业界,有一位大牛级人物。不仅教学做得好,科研顶呱呱,社会服务也做的有声有色。发表论文百余篇,指导研究生50余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5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推广类)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突出贡献奖,被学生评为“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教师”称号,“中国农业大学‘师恩杯’我最喜爱的导师”等。他就是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 牛场中走出来的教授 李胜利是我校动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奶牛饲料营养与管理。现担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理事长、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主任、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国家学生奶奶源升级行动计划专家等职。 李胜利1987年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工作了3年,担任过牛场技术员和技术场长等职务,1996年在我校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一直从事奶牛饲料营养与营养代谢调控的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他师从我国著名反刍动物营养学家冯养廉教授,继承和发扬了导师的学术思想,已成为我国奶牛营养领域的带头人。 针对我国奶牛单产低、乳蛋白率低、饲料转化率低和营养素环境排放量高的“三低一高”奶牛产业问题,李胜利教授带领团队成员紧紧围绕奶牛主要营养素代谢基础理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精准饲养技术体系,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及应用。经过十几年科学研究,形成了三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奶牛精准饲料配方与营养调控技术,二是奶牛饲养管理与饲料营养监测评价体系,三是有机奶生产关键技术。其中围产期能量需要、小肽和铜代谢机理、奶牛磷需要量研究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研究团队在2012年国际奶业权威杂志J. of Dairy Sci.发表的一篇论文被选为亮点文章,这是我国奶牛营养研究领域学者首次获此殊荣。 科研实践和联系生产实际,是一个老师讲好一门课的基础,李胜利教授长期主讲本科生《牛生产学》和研究生《奶牛营养与饲养管理(案例)》课程。如何能够生动的讲好这两门课程,一直是以李教授为主的教学团队的努力方向。针对养牛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他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课下带领学生去试验牧场进行现场学习和操作,从饲料品种的分类与饲用特点到饲料的加工和饲喂方式、从奶牛的消化代谢特点到日粮的配方制作等,将一个个枯燥死板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中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李胜利教授利用这些年国外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积累的大量学术资料和图片,制作完成了精美的讲义,突出的特点是知识面宽、资料丰富、追踪前沿和视觉效果好,加上生动的互动式和启发式讲授方法,激发了同学们的听课热情和课堂互动,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气氛中掌握学习的要点,形成综合的知识结构。学生们反映,李教授的课程他们很喜欢上,尽管这门秋季课程上课的时间正好赶上大四学生备战硕士研究生考试复习时间,但是学生的出勤率超过90%以上。李教授在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中增加了英语讲授的环节,中英文对照的PPT不但可以增加研究生的专业词汇量,也增强了他们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 积极服务产业升级发展 当前,我国奶业正处于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在不断进行奶牛科学研究的同时,李胜利教授团队深入奶牛生产实践,调研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奶牛养殖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养殖企业和奶农共同探讨技术解决方案,同时针对产业中的突出问题向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李教授为国家主管部门提供了重要的建议报告,很多建议被国家采纳。与国内众多专家联名上书温家宝总理的“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获得国务院的重视,国家专门出台了支持苜蓿产业发展的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为解决我国奶牛养殖业粗饲料生产,培养国内苜蓿产业,促进奶牛养殖与苜蓿种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技术保障。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是“十二五”国家畜牧业重点发展方向,是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部行业标准《标准化养殖场-奶牛》主要完成人,他带领同行专家制订了我国规模化奶牛场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作为农业部国家级专家指导全国613家奶牛标准化示范场的创建、技术指导和验收考核工作,协助农业部从中遴选35家作为国家级标准化典型示范场,对我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起到很好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
上一篇:祁兴磊:为中国肉牛品种再添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