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3个国产快大型白羽肉鸡的新品种——“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这意味着我国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从此实现零的突破!意味着打破了国外企业对白羽肉鸡产业的垄断,突破了种源卡脖子的问题,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白羽肉鸡。 十年磨一剑 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到,从2004年以来,我国白羽肉鸡种源100%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成为白羽肉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严重威胁国家肉鸡种业安全。 近30年来,我国禽肉增长迅速,年复合增长率为6.86%,鸡肉已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2020年,我国鸡肉总量达到1865.6万吨,白羽鸡肉占比达52.4%。白羽肉鸡年出栏50亿只,具有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等显著优势,是畜牧业乃至农业中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主培育的艾维茵肉鸡一度占有白羽肉鸡50%以上的市场份额,后因疫病影响,2004年淡出。近15年来,我国白羽肉鸡种源100%依赖进口,年引进祖代种鸡80-120万套用于商品肉鸡生产。 畜禽育种是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欧美国家白羽肉鸡发展时间已有100多年历史,全球白羽肉鸡品种由德国EW集团下属Aviagen和美国Tyson公司拥有的Cobb-Vantress垄断,这些跨国集团具备资本优势和优异的育种综合创新能力,重视研发并应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了成熟的商业运作机制。 面对极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牧医所)牢记畜牧科研国家队的使命担当,积极向主管部门建议国家重启白羽肉鸡育种工作。副所长文杰研究员于2009年就着手白羽肉鸡关键技术的研发储备,并广泛调研白羽肉鸡企业,呼吁有能力的企业布局开展白羽肉鸡的自主育种。 广东省佛山新广农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广农牧)董事长梁尚根先生,率先于2010年开启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之路,成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敢于向国际竞争对手叫板,源于牧医所和新广农牧的技术实力和科企联合。2014年,牧医所鸡遗传育种团队开始与新广农牧开展深度合作,全力推进白羽肉鸡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7年,牧医所首创的基于“京芯一号”育种芯片的基因组选择技术体系第一时间应用到白羽肉鸡育种,显著加快了种鸡的饲料报酬、产肉率和繁殖性能的育种进展。新广农牧是国内首家应用此前沿技术的种鸡企业,先后育成了6个专门化白羽快大型肉鸡品系,筛选出了两个优秀配套系组合。 2019年8月15日,历经多年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配套系“广明1号”和“广明2号”父母代种蛋送达国家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站(扬州)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完成生产性能测定。同年,以文杰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新广农牧为牵头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山东民和牧业和山东凤祥为主要参加单位,联合承担的白羽肉鸡国家联合攻关项目立项,新品种在山东民和和凤祥等企业完成200余万只中试试验。 科企深度融合 “广明2号”白羽肉鸡配套系经过科学系统选育和杂交配套而成,采用了牧医所研发的基因组选择、肉品质和抗病性状选择等新技术,提高了选种准确性和遗传进展,于2021年10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新品种审定(农09新品种证字第94号),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