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力攻坚,破解产业难题。一是针对中美贸易战,积极配合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完成苜蓿草调研任务,深入分析美国苜蓿对河北奶业的影响,组织产业经济、饲料营养和高效养殖专家,协同草产业专家,开展奶牛饲草本地化研究与示范,利用精准饲喂技术,通过调整日粮 TMR 配方,使用本地牧草代替美国苜蓿,有效抵御了美国苜蓿涨价对牛奶生产成本的影响。二是针对产业扶贫,建立专家负责制,组织专家下基层,专家轮番驻场,开展多对一的精准技术帮扶。三是针对奶业提质增效,细化方案到岗,组织到站,实施到场,实现一条龙服务,建立月报制度,强化督导考核,确保技术到位,效果达标,科研推广紧密结合。四是针对智能奶牛场建设,紧扣提质增效目标,深入调研, 查摆问题,专家论证,提出智能奶牛场建设验收技术标准和省智能养殖云平台建设标准, 示范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五是针对奶业振兴,组织专家专人负责,全体团队成员积极配合,瞄准产业突出问题,高屋建瓴的提出措施目标,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 4、紧扣行业发展政策,积极为政府献言纳策。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奶业发展规划》,三年来硕果累累,参与完成的《基于 SWOT 分析的我省奶业振兴对策研究》,引起许勤省长和时清霜副省长的高度重视。他们分别批示指出:该报告观点清晰,数据分析全面,对策建议有参考价值,请省农业厅借鉴吸收,完善我省的奶业振兴方案。指导完成的奶业振兴专题报告被《河北智库报告》专期刊发,引起许勤省长的高度重视。撰写的《创新利用畜禽废弃物资源,合理推进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报告》获得时清霜副省长批示,论文获“第六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一等奖,为我省畜禽粪尿的综合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 5、不忘初心,终收硕果。3 年来,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 7 项,发表论文 10 余篇,出版著作 2 部,取得软件著作权 6 件。 二、推动学术交流事迹 在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的领导下,立足新发展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技兴牧的战略方针,紧紧围绕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的重点工作,开拓思路,以加强学术交流为主线, 以奶业振兴为切入点,强化科技支撑;以讲好奶业故事为目标,广泛开展奶业科普宣传, 不断探索学术交流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1、聚焦产业规划,发挥学会行业引领作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规划,明确学术交流目的,通过调研,积极探索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和主要矛盾,完善学术交流运行机制和内容。一是深入调研,对标国际,找出差距。我省地处北纬 36°至 42°国际 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全省奶牛存栏 120 余万头,奶牛养殖场(区)1070 个,300 头以上的奶牛存栏比例占 98%以上,泌乳牛平均单产 7.3 吨,仅为奶业发达国家的 2/3。二是找出产业痛点,制定学术交流规划。三年前,我省智能化奶牛场建设刚刚起步,行业整体竞争力较弱。突出表现:农牧结合度低,大量的粪尿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污染,粗饲料资源长途调运,造成养殖成本的加大,牛群育种计划性差,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针对行业存在问题,为此,本人带领养牛学分会专家按照全产业链设计、一体化推进的总要求,在充分论证和争取专家意见下,我们围绕行业共性、难点、突出问题制定了养牛学分会整体学术交流规划和年度任务分解,重点强化产业经济研究,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聚焦奶牛特色育种、高效繁殖、精准饲喂、粗饲料就近化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奶牛主要疫病的快速诊断和防治等系列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创新集成科学实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模式,全面支撑智能奶牛场建设,统筹兼顾,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2、以身作则,以点带面,横纵交错,努力提高学术交流水平。一是组织召开了三届全省奶农大会,宣贯奶业政策,强化技术培训与交流;二是组织学会成员参加中国奶业大会, 与国家和兄弟省份创新团队加强技术交流,展示合作舞台;三是加强京津冀创新团队深入合作,共享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交流活动,积极引进国家和京津智力资源,全力服务河北奶业。 |
上一篇:河北省畜牧青年学术英才——陈辉
下一篇:河北省畜牧青年学术英才——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