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

肉鸡猝死征的病因及防治

日期:10-27 作者:杨金生,刘云志- 小 + 大

肉鸡猝死综合征(SDS)也称急性死亡综合征、急性心脏病、暴死症、两脚朝天症或翻跳病,是危害肉鸡养殖生产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致死性的非传染性疾病,以外观健康、肌肉丰满的肉鸡突然死亡为主要特征,发病急、死亡快,多发生于体型大、生长快、体格健壮的 1~8 周龄鸡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季节性。近年来,由于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危害也日益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已得到了广大养殖场(户)的高度重视,因此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发生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该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1、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生长速度快、肌肉丰满、体型健硕的肉鸡,无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季、夏季较为多发,发病率为 0.5%~5%,死亡率为 1%~5%。肉仔鸡发病有两个高峰,分别在 3 周龄前后和 7 周龄前后,肉用种鸡的发病高峰在 27 周龄前后。公鸡比母鸡容易发病,体重大的肉鸡比体重轻的容易发病,采食颗粒饲料的肉鸡比采食粉料的容易发病。

2、临床症状

患病鸡死前无任何发病症状,饮水、采食、呼吸、运动和排粪等均正常,所有患病鸡都是突然发病,多在走动、采食或饮水时突然失控,跳跃拍打两翅,表现为共济失调,失去平衡,向前或向后倒地,个别还会离地跳起,强烈地肌肉收缩和翅膀剧烈扇动,部分病鸡在死亡前会发出凄厉的尖叫声,持续 1 分钟左右即死亡,死后多数为两脚朝天伸直,少数呈伏卧姿势,肌肉持续性痉挛,颈部扭曲。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肠道、肌胃和嗉囊充盈,内有大量且尚未消化的饲料。十二指肠膨胀,内容物呈白色奶油状,股肌、胸肌呈苍白色或粉红色,肺脏呈弥漫性充血,表现为暗红色并且肿大,气管内有大量泡沫状渗出物。肝肿大,质地脆易碎,呈现紫色并伴有白色条纹,肾脏呈浅灰色或苍白色,心脏都要比正常鸡只增大一倍至几倍,出现大量的心包积液,心房扩张松弛,里面充满凝血块,心室紧缩无血。胆囊缩小并排空,脾脏、胸腺、胃肠道及肠系膜血管都发生充血,其他脏器无明显变化。

4、发病原因

肉鸡猝死综合征是一种代谢疾病,发病原因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但从发病特点来看,该病的发生、发展与管理因素、饲料营养因素、个体及遗传因素、应激因素、酸碱度平衡及所用药物因素等密切相关。

4.1 管理因素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上的疏忽造成肉鸡的生长环境存在各种问题,也会增加该病发生的几率。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鸡群互相挤压,温度高湿度大,舍内通风换气不良,环境中的 NH 3 、H 2 S 和 CO 等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这些管理上的因素都会引起肉鸡的内源性应激,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使心脏代偿性舒缩功能失调,导致猝死征的发生。

4.2 营养因素

日粮的组成及其营养水平高低等均对猝死征的发生产生影响,本病与日粮中的脂肪、矿物质、蛋白质及维生素的含量有关。日粮中的脂肪含量越高,发病率就越高,特别是动物性脂肪会增加该病的发生率;日粮中的矿物质,如 Na、K、Ca、Cl 和 P 是调节肉鸡体液酸碱平衡度的重要物质,当某些矿物质元素过量或缺乏时,体液的酸碱平衡度会被破坏,造成脑血管系统和心脏功能受损,最终导致该病的发生。研究表明补充蛋白质可降低肉鸡腹脂,能减少肉鸡对热应激的反应,从而可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日粮中维生素 A、E、B 6 、B 1 、D 及生物素含量不足时,发生该病的几率就会增大,在日粮中添加充足的维生素可减少猝死综合征的发生。

4.3 个体及遗传因素

个体及遗传因素包括生长速度、体重、性别、日龄和品种等。该病多发生于身体状况良好、肌肉健硕、生长速度快的鸡只,主要是因为肺脏、心脏等器官的发育不能满足其机体快速生长的需求,并且发病率公鸡高于母鸡;1~2周龄时鸡的发病率直线上升,3~4 周龄时发病率达到高峰,以后开始逐渐下降;不同品种的鸡发病率也不一样,AA 肉鸡的前期生长速度快,在 1 月龄前发生猝死的比较多,而彼得逊肉鸡后期生长速度快,在后期发生猝死的比较多。

4.4 应激因素

打雷、抓鸡、放鞭炮、转群、汽车喇叭声、清粪或拥挤等应激因素均可使肉鸡受到惊吓,肉鸡会发出本能的保护性反应,交感神经兴奋异常,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心脏搏动超限加速,供氧障碍,导致心脏衰竭骤停而死亡。

上一篇:肉鸡肠炎的病因及防治

下一篇:肉鸡肠毒血症的防治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