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并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SI能引起猪的高发病率和低病死率。此病的发生可使患病猪生产性能下降,推迟上市;还可引起呼吸道细菌和病毒继发或混合感染,使疫情更为严重,造成猪只死亡。同时,猪在禽—猪—人的流感种间传播过程中,起着中间宿主及多重宿主的作用。猪是人源、禽源和猪源流感病毒的惟一共同易感宿主,它能将流感病毒传播给人或鸟类。通过监测SI的动态变化可以预测人流感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SI具有更加深远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由于本病的流行和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对SIV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兽医界、医学界和微生物学界的热点之一。 1 流行特点 1.1 本病易感性强 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能发生感染,发病急促、恢复缓慢、阻碍增重、降低肉料比,直接影响猪群健康状态和质量。病猪和带毒猪都是传染源,带毒鼠也是传染源。病毒主要经过消化道、呼吸道随分泌物排出大量带有病毒的飞沫被直接接触的健康猪吸入而感染。 1.2 本病呈流行性发生 有季节性。常发生与天气聚变的晚秋,早春及寒冷的冬季。一般发病率高,无病发证时死亡率低。 2 临床症状和病变 2.1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2~7天。发病突然,常在1~3天全群爆发、病猪体温高达40℃~41.5℃,有时可达42℃。呆滞,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极度萎顿,肌肉和关节疼痛,常卧地不愿起立或钻卧垫草中,捕捉时发出惨叫声。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夹杂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粪便干硬。眼和鼻流出粘性分泌物,通常易感猪会在接触病毒后1天或数天被传染,但康复和发作一样迅速,如无病发症,很少导致死亡。但在实际中,常继发呼吸道病,常见的继发性呼吸道病有肺疫、胸膜肺炎及藍耳病等,个别病例可转为慢性,持续咳嗽,消化不良,瘦弱,长期不愈,可拖延一个月以上,引起死亡。怀孕母猪易导致死胎、弱胎或流产。初生仔猪瘦弱,常因呼吸困难导致死,有的仔猪死前出现四肢划水样动作,尖叫等症状。 2.2 病理变化 在没有并发症时,猪流感病变主要表现为病毒性肺炎,以尖叶和心叶较常见,严重病例大半个肺受害。一般受害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之间分界明显,受害区域呈紫色并突变。小叶问水肿明显。严重病例,可发生纤维素性胸膜炎。鼻、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可能有出血,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支气管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充血、水肿,脾常轻度肿大,胃肠有卡他性炎症。在有并发感染时,病变变得复杂,病变程度与流行的毒株有很大关系,要结合当地的流行病史进行鉴别诊断。 3 诊断 3.1 现场诊断 猪流感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依据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等可作出初步诊断。(1)典型猪流感:突然暴发,迅速流传。病猪高热,流泪,鼻液增多,咳嗽,呼吸困难,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病程较短。(2)有些毒株的单纯性感染,没有典型猪流感的呼吸道症状,呼吸症状很轻,表现非典型性增生性肺炎。(3)有时继发或并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感染等,症状和病变加重。H3N2与H1N1协同流行时,也加重发病。 3.2 实验室诊断 确诊必须依据实验室诊断,采血作琼扩试验或ELISA。采取气拭子或病死猪的肺等。用RT—PCR检测病毒,或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鉴定。并通过采集鼻腔拭子和血清通过实验室病毒分离进行确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