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它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鸡新城疫病毒不易变异,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间致病力不同。本病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有神经症状,产蛋急剧下降,浆膜黏膜出血,传播快,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疾病。 一、鸡新城疫流行情况 1、鸡新城疫四次全球流行情况
2、近几年全球新城疫的流行情况 该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目前在加拿大和一些西欧国家已得到控制,偶有发生,主要发生在散养鸡和观赏鸡。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 3、我国鸡新城疫的流行情况 1946年:由梁英和马闻天等首次通过病毒分离证实了新城疫在我国的存在和流行,当时流行的“鸡瘟”就是新城疫。 20世纪70-80年代:农村散养鸡新城疫的发病率较为普遍,80年代随着我国养鸡规模化的发展,新城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养殖场采取活疫苗+灭活疫苗免疫的策略,对新城疫的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使得死亡率大大降低,流行得到一定的控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流行基因Ⅶ型新城疫,由于当时普遍采用的疫苗株属于基因Ⅱ型,对基因Ⅶ型强毒引起的鸡非典型新城疫和鹅的副黏病毒病控效果不理想,因此1990年至2013年我国新城疫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免疫失败现象日益严重。 2014年:在刘秀梵院士等无数专家的努力下,以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主要参与企业的推动下,我国研制出了重组新城疫灭活疫苗(A-VII株),随着基因Ⅶ型新型疫苗的推广使用,基因Ⅶ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鸡新城疫在临床上较少发现,鸡群中新城疫野毒的检出率较低。新城疫已经不是养殖面对的主要问题。 二、我国新城疫的防控不容忽视 由于我国鸡的养殖模式发生变化,散养户减少,养殖户多为规模化鸡场,且重视新城疫的防控,加上基因Ⅶ型新城疫在我国的普遍推广和使用,因此新城疫已不是危害我国养殖业的主要敌人。但是我国新城疫的防控仍不能忽视,还要坚持目前的防疫策略。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我国除了鸡以外,水禽、鸽子、鹌鹑、珍禽等养殖量也很大,还有分布广泛、资源丰富的野生禽类,这些品种也会感染新城疫,成为新城疫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比如鹅和鸽子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免疫密度小或不重视免疫,发病仍较为常见,鹅感染的NDV主要属于基因Ⅶ型,也有基因XII型的检出。鸽子感染的NDV主要属于基因Ⅵ型。鹅和鸽子等其它家禽免疫薄弱往往成为传染源,对新城疫的流行会起到推动作用。 |
上一篇:鸡球虫病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肉鸡肠炎的病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