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猪养殖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对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提升,生猪养殖期间的疫病流行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猪丹毒病是一种常发的急性传染病,并且极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造成病猪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以猪丹毒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炎两种疫病的分别混合感染为例分析了其诊疗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能够为现在生猪养殖行业的会议并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混合感染可导致病菌发生变异,传统的治疗方法极有可能会失去效果,就猪丹毒病来说,其与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也会表现出异常的临床症状,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其混合感染的分析,以便掌握其临床表现,从而及时采取争取的治疗方式,降低养殖场的损失。 1、猪丹毒的具体概述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感染而造成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红斑丹毒丝菌的在环境中的抵抗力比较强,但是对石灰酸抵抗力比较弱,对热也比较敏感。该病常发于猪,3 ~6 月龄的猪更易发病,同时牛、羊、马、犬等其他家畜以及鸡、火鸡、鸭、鹅、麻雀、鸽、孔雀等禽类也有发病,甚至人也会通过伤口感染该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其活动的场地,包括土壤、器具等也会长期带菌,消化道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也会可经由皮肤损伤、吸血昆虫传播。 感染猪丹毒的病猪会经过几个阶段,少数病猪会在并没有任何症状表现的情况下突然发病并死亡;然后猪群会陆续发病,其可视黏膜、全身皮肤以及耳、鼻、唇、四肢内侧等处的皮肤都呈现程度不同的紫红色,然后发生死亡;还有一些顽固性的病猪会在其集体表现出现疹块,干燥结痂后呈皮革状,外观如同披上一层盔甲,然后死亡;大多数病猪虽然精神状况良好,但是体温升高可达41℃,并且活动减少,经常卧地,有些病猪会经常性的呕吐。 2、猪丹毒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 2.1 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接触性、急性纤维素胸膜肺炎或慢性局灶坏死性肺炎的呼吸道疾病,死亡率高。当猪丹毒与该病混合感染后,病猪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采食废绝、耳朵、颈部、背腹部皮肤发紫潮红。如果是亚急性型(疹块型)会在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圆形、四边形等图形有热感的疹块;如果是慢性型则会发现病猪的四肢关节出现明显的肿胀。大多数病猪会出现跛行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呼吸困难、贫血等症状,然后死亡。 2.2 病理变化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可以发现胃底部出血,幽门部位弥漫出血,脾脏有微微肿大的情况、肾脏有淤血肿胀的问题,肺脏也会淤血肿胀,一些急性死亡的病猪还会从鼻腔中流出血性泡沫液体。 2.3 诊断 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区病死猪的小块心、肝、脾做作为样本进行涂片,美兰染色,镜检发现两极染色较浓的小杆菌;或者是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以发现革兰氏阳性杆菌与杆状或球杆状阴性菌。 2.4 治疗 猪丹毒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混合感染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式。一是使用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拌料饲喂病猪,按照病猪的饲喂习惯,连用五天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二是每天早上用青霉素拌料,下午用头孢噻呋钠饮水,连用五天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三是使用氟苯尼考拌料,磺胺间甲氧嘧啶、阿莫西林与强力霉素拌料,连用六天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四是采用中药治疗,具体的配方为240g 百部、甘草、天冬,130g 黄连、栀子,120g 瓜萎子,110g 紫苑、杏仁,90g 桑白皮,70g 当归、黄柏、桔梗、沙参、黄芪、山芝麻、葶苈子,60g 知母、旋覆花,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与800g 饲料拌匀,按照病猪的饲喂习惯,连用七天即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猪丹毒与猪肺疫的混合感染 3.1 临床症状 猪肺疫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生猪疾病,当猪丹毒与该病混合感染后,病猪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倒地不起、弓背弯腰、体温升高(可达41℃~42℃)、呕吐等症状。在病猪的机体表现上还会存在皮肤发红的问题,一般集中在病猪的背部位置,甚至会有方形或菱形的暗紫色出血斑块。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
上一篇: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1)
下一篇:一例母猪直肠脱的诊疗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