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 23 | 应有固定的羊粪贮存、堆放设施设备和场所,存放地点有防雨、防渗漏、防溢流措施 | | 1 | | | |
24 | 水质检测应符合人畜饮水卫生标准 | | 0.5 | | |
25 | 应具有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环评验收报告或许可 | | 0.5 | | |
无害 化处 理12 分 | 26 | 应有粪污无害化处理制度,场区内应有与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粪污 处理设施设备,宜 采用堆肥发酵方式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处 理结果应符合NY/T1168要求 | | 3 | | | |
27 | 应有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制度,无害化处理措施见《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规范》 | | 2 | | |
28 | 病死羊无害化处理设施或措施应运转有效并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 1 | | |
29 | 有病死羊隔离、淘汰、诊疗、无害化处理等相关记录 | | 2 | | |
30 | 应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等规定处置监测到的阳性动物并进行记录 | | 2 | | |
31 | 应对流产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并记录 | | 2 | | |
消毒 管理 11分 | 32 | 场区入口应设置车辆消毒池、覆盖全车的消毒设施以及人员消毒设施 | | 1 | | | |
33 | 有车辆及人员出入场区消毒及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并对车辆及人员出入和消 毒情况进行记录 | | 2 | | |
34 | 生产区入口应设置人员消毒、淋浴、更衣设施 | | 1 | | |
35 | 有本场职工、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消毒及管理制度,有出入登记制度,对人员出入 和消毒情况进行记录 | | 2 | | |
36 | 每栋羊舍(棚圈)应设置消毒器材或设施,人员进入羊舍前应执行良好 | | 1 | | |
37 | 栋舍、生产区内部有定期消毒措施,有消毒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对栋舍、生产区 内部消毒情况进行记录 | | 1 | | |
38 | 有羊只分娩后消毒措施 | | 1 | | |
39 | 应有消毒液配制和管理制度,有消毒液配制及更换记录 | | 1 | | |
40 | 应开展消毒效果评估,并有评估记录 | | 1 | | |
生产 管理 8分 | 41 | 应制定投入品(含饲料、兽药、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应有投入品使用记录 | | 1 | | | |
42 | 应有饲料库 | | 1 | | |
43 | 应有生长记录、发病治疗淘汰记录、日饲料消耗记录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 | | 2 | | |
44 | 应有健康巡查制度及记录 | | 2 | | |
45 | 年流产率应不高于5% | | 2 | | |
防疫 管理 10分 | 46 | 应建立适合本场的卫生防疫制度和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 | | 1 | | | |
47 | 应有配套的兽医室,兽医室具备正常开展临床诊疗和采样设施 | | 2 | | |
48 | 应有兽医诊疗与用药记录 | | 1 | | |
49 | 应有预防、治疗羊常见病的规程或方案 | | 1 | | |
50 | 病死动物剖检场所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有完整的病死动物剖检记录及剖检场所消 毒记录 | | 1 | | |
51 | 应对流产羊进行隔离并开展布鲁氏菌病检测 | | 2 | | |
52 | 应有动物发病记录、阶段性疫病流行记录或定期羊群健康状态分析总结 | | 1 | | |
53 | 应有免疫制度、计划、程序和记录 | | 1 | | |
| 54 | 应有引种管理制度和引种记录 | | 1 | | | |
55 | 应有引种隔离管理制度和引种隔离观察记录 | |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