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蛋鸡养殖过程中,除了产蛋率、料蛋比等关注度较高的指标外,鸡蛋破损率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生产中,养殖场要时常关注鸡群的产蛋破损情况,评估破损是否处于正常水平。鸡蛋破损率越低越好,一般情况下,低于1%较为正常,如果超出该标准,就需要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鸡群恢复正常,减少因鸡蛋破损带来的损失。 综合分析影响鸡蛋破损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鸡群品种原因 鸡蛋的蛋壳质量具有较高的遗传性,不同品种或品系间有一定的差别,通常褐壳蛋在蛋壳厚度及硬度方面均明显好于白壳蛋。因此在饲养前,应考虑自身饲养设备情况选择适合的蛋鸡品种,如选择知名高产蛋鸡品种,如京红等优良品种。个别品种具有啄癖,需在1日龄断喙处理,可有效降低破损蛋的数量。 二、饲料营养因素 饲料中缺乏制造合成蛋壳的营养物质必然导致蛋壳质量下降,几种主要的营养元素包括钙、磷、锰及维生素D等,它们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1、钙。产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是后备鸡的4倍,在产蛋前期的钙含量要达到3.7%,产蛋后期增至4%;但日粮中钙的含量水平有适宜量,低于2%或高于4%,都会使蛋壳质量下降。 2、磷。同样是蛋壳合成的重要元素,通常产蛋鸡日粮中总磷为0.5-0.6%较为适宜。在产蛋前期给予较高水平的磷能防止笼养蛋鸡疲劳症的发生;但是,日粮中磷的含量随着鸡日龄的增长而降低,更有利于形成优质的蛋壳,53周以后降低磷的含量能改善蛋壳品质。(需要与Ca的含量形成一定比例) 3、维生素D3。维生素D3能调节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与代谢,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3可增加蛋壳厚度。一般条件下,每千克日粮中应含有2000-2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 4、锰。需要量相对较低,产蛋鸡对锰的需要量以每千克日粮中25毫克为宜,低于20毫克时,蛋壳质量降低。 此外,在日粮中添加0.75%铝硅酸钠可使蛋壳的密度提高1-4%,使饲料转化率提高2.2%;在高温条件下,每千克日粮中补充维生素C50-100毫克或添加0.25%的小苏打,都可提高蛋壳质量,降低破损率。 三、饲养管理方面的影响 1、饲养密度。笼内鸡只数量直接影响到鸡蛋的破损,笼内鸡群拥挤不但影响采食和营养摄入,还会使鸡只踩踏频率增加,造成鸡蛋产出后被鸡踩破,因此,要保证鸡只达到该品种的饲养占笼面积标准。 2、光照。合理的光照是鸡产合格蛋的基础,一般产蛋鸡光照强度在10-20勒克斯,光照时间维持在16个小时左右。在体重较低的鸡群,可适当加夜间光照0.5个小时,可使采食不足的鸡补充部分营养,有利于蛋壳的形成,提高蛋壳质量,减少破损蛋、无壳蛋。 3、应激。应激可造成鸡蛋破损率突然增加,尤其是夏季热应激,不但造成鸡只采食量降低,薄壳蛋增多,还使产蛋率下降。因此,要在鸡群每天产蛋的高峰期内要避免或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保持鸡舍安静,无惊扰;鸡群免疫应错过产蛋时间开展;夏季,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降低热应激发生程度。 4、操作。鸡蛋的收集、包装、运输、装卸等各个操作环节也会造成鸡蛋的破损,例如,每天捡蛋时动作轻缓,次数不少于2次,尤其是自动集蛋设备,在各个操作过程中细心操作,可以降低破损蛋数。 5、设备的管理。每天在喂料、消毒和鸡群巡视的时候关注饲养设备运行情况,尤其是鸡笼和蛋网,保证完好无损,如有破损变形及时修理;此外,保持笼底坡度在7°左右,使鸡蛋产后慢慢滚出,避免磕碰。 6、鸡群的日龄。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蛋重逐渐增大,蛋壳强度逐渐降低,造成破损增加。因此,可以在产蛋后期为鸡群额外添加石粉以改善蛋壳品质,一般在下午4点添加,有助于在夜间形成蛋壳时增强蛋壳的强度,但添加量和原有量的总和为4%为宜。 四、疾病因素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病毒性疾病都会严重造成蛋壳质量下降,一方面疾病造成鸡群采食下降、营养摄入不足,另一方面,这些疾病直接损害生殖系统,破坏形成蛋壳的腺体,影响蛋壳形成。因此,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传支、新城疫等疾病的发生。 此外,非病毒性疾病也影响蛋壳的形成,同样应加强关注。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引起消化道损伤、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蛋壳质量下降;饲料中霉菌毒素也会引起生殖机能紊乱,引起软壳蛋增多,都会造成破损率上升。因而,要确保饲养环境的清洁,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饲料或饮水,避免病从口入。 综上所述,引起鸡蛋破损率增加的因素多种多样,在实际生产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解决,才能保障鸡蛋安全,提高养殖收益。 |
上一篇:蛋鸡养殖的几个实战经验
下一篇:肉鸭养殖三种降低料肉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