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腹泻病是猪养殖业中的常见疾病,又以病毒性腹泻为主要类型,危害最严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猪轮状病毒都会引发猪病毒性腹泻,尤其对仔猪的危害较大,死亡率高,影响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导致饲料的利用率下降,不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种猪腹泻病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相关的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 猪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流行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猪只的生长,不利于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复杂 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腹泻病毒、轮状病毒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此外,可能出现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增加了防控和治疗的难度。在猪养殖业中,引发出腹泻的病毒大量存在,虽然能够很好的治疗病毒性腹泻,但是也可能出现隐患问题,增加了防控的难度。一般情况下,通过肉眼很难观察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增加了患病的可能,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1.2 流行时间长 一般情况下,毒性腹泻的流行时间多为一个月左右,并且很容易控制。但是随着养猪业的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时间比较长,能够达到三个月以上,治疗难度加大。病毒性腹泻的病毒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猪只在感染一种疾病之后可能出现另外的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在病猪痊愈之后可能再次反复。 1.3 呈现季节流行性的特点 猪病毒性腹泻的发生和季节有着一定的关系,如果在阴冷和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在冬春季节很容易发病,在每年的12月和第二年的3月是高发期,并且猪病毒性腹泻还可能和其他的疾病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1.4 规模化养殖场发病严重 病毒性腹泻的传染性很强,如果养猪场出现疫病类型,可能迅速蔓延给整个猪圈,传播速度快。患病猪接触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之后能够染病,并且控制难度大,一旦发现就可能蔓延给这个猪圈,对我国养猪业的比较大,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1.5 对仔猪的危害大 在任何年龄和任何品种的猪身上都能出现病毒性腹泻,尤其对仔猪的危害最大,多数情况下,成年猪患病之后经过一周能够恢复,但是仔猪患病之后病情比较严重,在感染病菌的三天左右时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腹泻症状,排出的粪便为水状,之后出现脱水的症状,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策,增加死亡率。针对患病的仔猪,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有限,可能造成疫病的扩散和蔓延,没有真正发挥药物的效果,增加了死亡率。为此,应该加强养殖场的日常管理,重视对仔猪的护理,也可以采取疫苗接种等方式来预防改变,减少仔猪的死亡率。 2 临床症状 2.1 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和采食量下降,并且伴有发烧、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排出粘稠的粪便,并且伴有没有消化乳凝块,严重的话可能造成脱水或死亡,对成年猪的危害较轻,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对病死猪解剖可以发现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充血。 2.2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仔猪危害较大,发病之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排出水样稀便,仔猪的粪便中还有没有消化的乳凝块,感染后会成为僵猪,成年猪感染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对病死猪进行解剖可以发现病变部位在小肠和胃部,小肠出血,胃部有没有消化的情况,肠系淋巴结肿大和出血。 2.3 猪轮状病毒病 猪轮状病毒是呼肠弧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员,感染后的仔猪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呕吐和腹泻,排出水样粪便,带有血液,有腥臭味,发病猪可能脱水甚至死亡。同年猪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者较轻,对病死猪解剖可发现肠粘膜肿大,肠壁变薄,肠内有黄色液体。 2.4 猪博卡病毒 猪博卡病毒也能够引发出的腹泻,在养殖业中不是很常见。仔猪感染后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死亡率很高。成年猪症状较轻,怀孕母猪感染后出现流产和死胎。对病死猪解剖可发现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肠道,肠壁变薄,肠系淋巴结肿大和出血。 |
上一篇: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下一篇:仔猪脱水原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