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多发性浆膜炎与关节炎,是由某些高等毒力或中等毒力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为高温高湿的夏季和秋季常发,近几年本地区此病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通过本病的诊治实践,笔者认为,用中西药配合治疗本病可取得理想疗效,现就一起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灌云县下车镇董氏养猪场共饲养1800多头猪,包括母猪35头,断奶仔猪380头,其中新购的200头仔猪入圈一周后发病,表现精神差,食欲下降,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的关节发炎,跛行,耳尖发紫,耳朵四肢内侧发绀。 发病不到一周时间,已死亡25头仔猪,且陆续又有20头仔猪发病,一头母猪流产,场兽医用过黄芪多糖,安乃近,氨基比林,洁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随后邀笔者诊治。 通过了解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化验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通过中西医配合治疗,使疫情很快得以控制。 二、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达40-41.5摄氏度,精神沉郁,食欲明显减少或废绝,反应迟钝,呼吸急促,咳嗽,成腹式呼吸,跗关节肿胀,跛行,被毛粗乱,部分病猪拉稀。 病猪四肢内侧发绀,耳尖发紫,个别猪眼睑皮下水肿,发病后呈慢性经过,通常2-5天后出现死亡,个别猪突然死亡,临前侧卧或四肢划水样。 三、病尸剖检变化 剖检5头病死猪,其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外观四肢及腹部皮肤有出血斑,耳尖成紫色,鼻腔有少量鼻液,胸腔病变尤为明显,可见心包积液,肺水肿,间质明显增宽,气管内有少量泡沫,胸腔、腹腔和关节等部位出现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有2头可见心包与心脏、肺与胸膜粘连,整个腹腔脏器包括肝、脾与肠道等,发生粘连。脑膜充血,胸沟中有浆液性渗出物,心包表面附着大量纤维素样渗出物,呈现绒毛心。肠壁粘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 四、微生物学检查 无菌采取肝脏、肺门淋巴结、胸腔积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到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从单个的球杆菌到长的、细长的以致细丝状的菌体。将纯化好的细菌接种于含IVAD的巧克力琼脂平板,在含NAD和血清的TSA培养基37e,培养48h后,针尖大小无色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对可疑菌落取菌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证实所分离的菌为副猪嗜血杆菌。 五、防治 将猪群中尚未表现明显症状(即虽出现咳嗽,但体温仍正常的假定健康猪)与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隔开饲养防治。 假定健康者:逐头肌注30%替米考星注射液0.1ml/千克(体重),1次/d,连用2d;同时,每吨饲料中添加芪黄素200克,连喂5-6d。 病猪治疗:西药:30%替米考星注射液,0.15 ml/千克(体重)+Ca氨基比林注射液0.2ml/千克体重作肌肉注射,2次/d,连用2-3d。 中药:金银花60克,黄芩50克,紫草、生地各45克,枇杷叶60克,杏仁45克,远志40克,秦艽、独活各50克,甘草30克,陈皮50克,共研细末,按1-2kg(体重)拌入饲料饲喂,2次/d,连用3-5d。通过中医药配合治疗,三天后病情基本控制,五天后猪康复。 六、体会 1.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体常菌,应重视预防本病,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优化环境科学饲养管理,杜绝或减少应激因素,实行自繁自养,禁止从疫区引进生猪,引进生猪应隔离一段时间,确定健康后再混群。 2. 本病易继发于猪的其他疾病,如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疾病,因而要在平时做好易继发疾病的接种免疫工作,猪发病后要早诊断,早治疗,宜采取中西药配合治疗,尽快控制疫情。 3. 病理浅析:替米考星是大环内酯类畜禽专用抗生素,其作用机理主要通过抑制细菌体内的蛋白合成起到杀菌作用,他与5OS核蛋白体亚单位可逆性的结合,影响核蛋白体的位移过程,阻碍肽链延长,为生长期抑菌剂;替米考星还具有协同巨噬细胞产生杀菌作用;替米考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坏死,诱细胞凋亡效应,并防止炎症加剧。可作免疫调节剂。 其对革兰氏阳性所有菌及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良好抑杀作用,对副猪嗜血杆菌有很好杀灭作用。方中复方氨基比林有退热、消炎、止痛作用。 中药方解:金银花清热解疮毒;黄芩泻肺火清湿热,止咳止泻;紫草清血热、解热毒活血透疹;生地清热凉血,滋阴止痛;枇杷叶清肺热降肺气而止咳嗽;杏仁止咳平喘;远志安心神、消疮黄肿痛;秦艽清内热祛四肢之痛;独活祛四肢痹痛主药;甘草调和诸药止咳;陈皮健脾胃。 用现代医学分析,方中金银花,黄芩广谱抗菌消炎,且增强机体免疫;紫草、生地增强血液循环,有消炎褪皮肤色斑之效;枇杷叶、杏仁止咳平喘,促进呼吸正常;远志强心消炎;秦艽、独活活血止痛消炎;陈皮健胃增加食欲;金银花、黄芩、甘草有清除各种内毒素的作用,本方治标又治本配,西药治本病疗效理想。 |
上一篇:一例母猪直肠脱的诊疗
下一篇:仔猪营养性腹泻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