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个名叫蒋志勇的白衣青年,被组织分配到碌曲县双岔乡兽医站工作,谁又能想到这便拉开了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16年的序幕。 16年风雨兼程,使他随身所背的药箱旧迹斑斑,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小伙,现在浑身散发着中年男人的沉稳和自信。更因为长期扎根基层、心系群众、让他收获了全省兽医工作先进个人、全州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存大爱 扎根基层 把工作体现到基层一线、把问题解决到基层一线。这是蒋志勇对自己的要求。 拉仁关乡是碌曲县内的纯牧业乡,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上。初来乍到,面对牧民防疫意识低、居住分散、兽医站医疗设备和工作人员紧缺等困难,蒋志勇常常白天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晚上通宵补学专业知识。在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拉仁关乡当年实现了藏绵羊和牦牛接种应免疫密度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维持在80%以上。 蒋志勇的工作很快得到了牧民的认可和赞许。在基层实践的过程中,由他撰写的《猪羊同舍饲养感染布鲁氏菌实例》《羊包虫病疫苗免疫羊羔和犊牛对体增重的影响》等论文在《畜牧兽医杂志》发表,个人也自学完成了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科学业。 2018年,新疆和田地区商人慕名找到他,提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让他到新疆和田工作,他却婉言谢绝了:“待遇确实诱人,但我是甘南土生土长的孩子,父母子女还有这里的牧民都需要我。” 心系群众 无私奉献 “蒋大夫,不好了,羊被火烧了,你赶快来一下。”2015春节的大年初一,人们沉浸在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节日里,蒋志勇本打算携妻带子、走亲访友,然而一个来自加格村牧民的电话终止了他的行程。 由于牧童燃放鞭炮,引发山火,全村280多只藏羊被大火烧伤。此时恰逢春节,乡上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回了老家,牧民群众第一时间想到了蒋志勇。 灾情就是命令。到达村里后,蒋志勇简单的询问了事情的缘由,便起身上了马背。 “当时的场面让人揪心,几百只羊横七竖八的躺在火场上,牧民急的只掉泪。”回想起那次出诊,他至今记忆犹新。 在牧区,牛羊就是牧人的“命根子”。“如果没有蒋大夫,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一个人救治了整整两天两夜,大多数被烧伤的羊由于得到了妥善治疗而活了过来,他的身上全是烧焦味,双手被碘伏浸泡成了黄色。”加格村的牧民这样评价蒋志勇。 妻儿常常埋怨他“不守时”,然而面对工作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他却从来没有“迟到过”。 心怀感恩 砥砺前行 懂得感恩,是为人最起码的修养,也是从业前行难能可贵的品质。蒋志勇常说“是碌曲的草山和河水养育了我,也是碌曲的群众和干部激励了我,用自己的辛苦指数能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我无怨无悔”。 “2015年,为帮助李恰如种畜场壮大发展,他主动请缨要求到条件最差的地方开展布病检测净化工作,单位领导考虑到他吃住问题和身体因素,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与蒋志勇共事多年的同事说,但在蒋志勇的一再申请下,单位只能妥协。 在大量细致的工作下,当年李恰如种畜场布病检测率达到了100%。2016年至2018年蒋志勇每年都要深入种畜场进行一次布病抽检工作,确保布病净化稳定保持在标准范围内。 在开展布病净化工作期间,蒋志勇发现包虫病对藏绵羊和牦牛的提纯复壮和出栏率影响巨大,在他的积极倡导下,碌曲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了两个场(户)开展羔羊和犊牛包虫病免疫实验工作。大量数据印证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实验条件下,对生长在海拔2800-3500米之间的羔羊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3.66kg;犊牛免疫组比对照组个体平均多增重14.7kg。 这一科学论证结果,很快得到了推广,广大农牧民也从中得到了实惠。面对成绩他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兽医应该做的事。” 在蒋志勇的学习笔记首页写着:“我将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前我是这样做的,今后还会继续干下去。” |
上一篇:最“美”女兽医——李凤琴
下一篇:扶贫路上的“兽医工匠”——吴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