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繁育

生猪育种翻身仗!行业面临“小而散”的困境

日期:08-02 作者:佚名- 小 + 大

  在养猪从业者的眼中,种猪育种堪称“猪的芯片”。种猪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生猪出栏量,而我国生猪育种却是业界之痛。
  我国生猪育种行业发展存在“小而散”的问题,“卡脖子”的问题在生猪育种行业同样存在。国内生猪育种行业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如何实现生猪育种自主可控?《中国经济周刊》日前采访了多位生猪育种行业资深人士。
  商品猪超80%来自国外品种,核心种源能够自给中国生猪饲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猪种资源占全球总数的1/3。“但是,我国商品猪80%以上来自国外品种。”7月中旬,从事畜牧水产行业多年的王荣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近年来,中国依赖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自2014年起引种量已逐步减少,2019年后,由于非洲猪瘟对我国种猪体系的破坏,叠加猪价维持高位,2020 年我国进口种猪再创新高,突破2.2万头。
  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与农作物相比,更严重的“卡脖子”问题出现在畜牧业上,比如猪、奶牛、肉牛……目前大规模饲养的品种几乎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本土猪种的市场占有率从90%暴跌到只有2%。如今,外国猪种几乎完全占领了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那么,商品猪如此高比例的来自国外种猪,是不是意味着国内种猪繁育技术必须依赖外国?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商品猪种源的确主要来自国外,但国内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商品猪的种猪繁育体系,核心种群已基本可以实现自给。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猪的选育逐渐开始走向瘦肉型,促进了瘦肉型商品猪生产的蓬勃发展。瘦肉型猪种源主要来自国外,据介绍,这些原种猪的后代要走上餐桌,需3代左右的时间,即从原种猪“曾祖代”到“祖代”到“父母代”再到“商品代”。“洋种猪”的繁殖能力更强,其繁育出的商品猪,具有瘦肉率高、生长快等特点,可满足国内巨大的肉蛋奶需求。
  但随着养殖环境和选育技术的迭代,这期间存在种猪退化的问题,一旦国外关闭种猪出口通道,我国的生猪育种可能面临“卡脖子”风险,所以保障生猪市场的核心种源自足供给具有战略意义。
  “种猪是生猪产业的芯片和核心,国内的生猪育种技术与国外还存在一些差距,且国外的育种基因等也在不断更新,引进外种猪可以丰富种猪基因资源、改良生猪品种、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在我国瘦肉型猪核心育种群的更新方面,90%靠国内自给,国外引进部分只到10%,生猪市场的核心种源基本能做到不依赖外国。”7月中旬,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和农牧”)育种负责人唐凡告诉记者,以“杜长大”(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为例,这类猪的引入和本土化持续选育,其生产效率更高、各项指标都较优秀,有力支撑了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
  王荣表示,在瘦肉型猪选育的过程中,“杜长大”展现了生产效率高的特质,逐步在众多猪种中脱颖而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猪肉蛋白需求较高,加之我国人口基数大,从追求高效生产来看,“杜长大”品种是最优选择,因为这类品种拥有吃得少、长得快、瘦肉率高的特征,已成为养殖户和全球生猪养殖的当家品种。
  在今年4月28日召开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瑶生表示,从全球来看,根据本国市场需求对“杜长大”进行本土化选育,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他还表示,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杜长大”以来,和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类似,实施了本土化选育,特别是2009年启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以来,进一步加快系统选育,从而保障了我国接近90%的生猪市场的种源供给。
  陈瑶生介绍,近10年来,全国年均进口种猪不到1万头,占核心育种群更新比例不足10%,少量进口主要用于补充资源、血统更新和改善种猪性能。事实上,发达国家间都在相互进行品种交流,这是国际惯常做法,我国也是一样。
  生猪育种的“小而散”现状
  虽然构建了完整的商品猪的种猪繁育体系,不过,我国瘦肉型猪系统育种比国外晚了至少50年,商业化育种体系还不健全,种猪生长速度、繁殖力等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生猪育种事业不容易做,而要做到一定规模,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更是难上加难。”从2009年开始从事生猪育种的佳和农牧董事长李铁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

上一篇:批次生产中后备母猪同期发情实践报告

下一篇:牛场发情检测程序的16个要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地址:河北省邢台市  |  电话:0319—3163003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授权使用


首页
分享
留言 搜索 我的